3/15/2013

英國研究稱抗癌藥可以用來對付絛蟲肆虐

BBC

英國劍橋主導的研究團隊解開了絛蟲的基因圖譜,發現一些即將上市的抗癌藥物可以殺滅絛蟲。

參與研究的台灣科學家蔡怡陞博士介紹說,以前在嘗試解開寄生蟲等傳染病病源基因的時候,大多是從病源基因與人類基因不同之處下手。

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科學期刊的這篇研究報告說,這次採取的是從兩者相同之處著手,故而有了突破,許多目前已知的癌症治療藥物就可以有效地治療絛蟲的感染。

而相關的技術未來也有可能用於解開其他寄生蟲的基因圖譜,為解決寄生蟲疾病打開了契機。

蔡怡博士說,以往在治療絛蟲感染的時候,必須針對絛蟲的生長期不同階段,施用不同的藥物,所以效果並不明顯,而多年長期使用相同的藥物,也很容易造成寄生蟲出現抗藥性。

而最新研究顯示,未來利用一種藥物,就可以在絛蟲生長期不同階段殺滅絛蟲。部分的癌症治療藥物也許目前價格較高,但是未來成為「抗蟲藥物」大量生產之後,價格就可以降低。

這個由惠康基金會桑格研究中心主導的研究,包括了來自台海兩岸在內的24個團隊、共50位研究人員。

人畜共通的絛蟲最早在中國的戰國時代就為人所知,主要感染途徑是經過食物,常見於衛生條件較差的畜牧業集中地區。

除了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烏拉圭等國家之外,甚至美國幾個畜牧業為主的州也常見絛蟲感染。

中國的青海、蘭州等地絛蟲感染也是非常普遍。而世界衛生組織所列出的17種最被忽略的疾病當中,囊型包蟲病和囊蟲病的主要病因就是絛蟲。

如果投藥不能控制的話,絛蟲會在宿主體內大量繁殖、擴散,破壞大腦等主要器官,故而絛蟲患者嚴重時會出現眼盲、癲癇等症狀,甚至死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