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013

從國際賽事看族群意識

楊百岳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歷年調查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為止,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比率已經達到5成3的新高,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接近於3成9,認為是中國人的比率則只有3.6%,由此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在台灣,族群意識分歧確實存在,但其影響民眾生活中對於各項議題的看法亦較少受到關注。

經典賽最近打得如火如荼,韓國、日本,甚至是中國與中華隊的恩怨情仇,更是許多人看球的動力,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PollcracyLab線上調查實驗室從3月6日晚間到3月8日晚間針對全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的網路民調,從完成的692份有效樣本中,發現當對戰組合有中華隊出賽,無論對手是誰,民眾都一面倒的支持中華隊,若是美國隊對上中國隊時,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有高達約八成二不希望中國隊勝出,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以及「中國人」者則有將近6成希望中國隊勝出;在日本與中國交手的對戰組合中,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有將近九成希望日本隊贏,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以及「中國人」者卻有6成希望中國打敗日本;若是在一般認為為中華隊世仇的韓國出戰中國的比賽中,雖然整體來說民眾皆希望韓國隊被中國打敗,但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仍有將近四成不希望中國贏,不像認同自己「都是」以及「中國人」的民眾一面倒希望中國打敗韓國。

族群意識影響判斷

這樣的結果,點出了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民眾,在情感上與中國較為疏遠,因此較希望美國及日本在比賽中打敗中國,甚至其中有接近四成的人希望世仇韓國隊也能打敗中國。而認為自己「都是」以及「中國人」者,則明顯在各個對戰組合中都希望中國隊能贏球。

藉此,我們發現了具有不同族群意識的民眾對於比賽結果的不同期望,族群意識的分歧和影響力,也廣泛地影響到民眾對於生活裡許多議題及事物中的價值判斷和偏好,而不僅僅存在於政治性議題中。

作者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助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