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昕
309全台反核大遊行,在反核運動2、30年後,終於有效提供廣大民眾對核能發電問題的注目,也引發了對此次運動批評反省的聲音。社運必須檢討與反省,但這些批評應建立在事實和現實政治脈絡上,才有價值。
楊泰順教授在《聯合報》的〈反核集氣 應步步為營〉一文,認為民間反核團體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沒有必要,徒然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因為民調已顯示支持反核或對政府管理核能缺乏信心的民眾,已達六七成以上。楊文也覺得儘管主辦單位已努力和政黨劃界,但在台灣藍綠化社會裡的政治人物難以掌控,反核者的單純聲音易於被操弄。
年輕世代掌握遊行
該文又說,雖然遊行希望透過意見強度的呈現,爭取政府政策上的讓步,但連民進黨執政時都不敢逕廢核四,今日更難期待國民黨能有此鐵腕。那麼呈現強烈意見的大遊行,究竟有沒有必要?似乎該文自相矛盾了。至於大規模運動容易被泛政治化,則是昧於事實的擔憂。今年的大遊行,在野黨政治人物的身影幾乎完全消失在人潮裡;各方民間團體尤其年輕世代,掌握、創造了遊行的所有形式和內容,相關報導已非常清楚。
趙剛教授近日刊於大陸《觀察者》獨立網站的〈我要「潑冷水」:關於「反核電」〉。趙文提醒反核電運動者,缺乏一種全體觀的政治想像,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尤其將高度政治性議題「流行化、正確化、簡單化」的反核電運動,令人擔憂。趙文指出,反核要有改變既定生活方式的決心;反核電的內容,也須一體包括區域反核(例如對中國東南沿海的核電廠)、反核武與反資本主義價值觀。
我贊同趙文的批判論點,這些意見終須成為反核運動的組織者或參與者的認識與實踐。然而,只因為這次的反核大遊行,沒有特別明確加入上述其他主張,即被趙文定義為「所謂的反核電運動,其實也是眾多社會運動陷在『現代化民主政治』的空間定格、歷史切割、未來無望的實證架構中的又一例證而已」,似乎失之苛刻。
多點鼓勵少點挖苦
當反核運動在台灣,被統治階層和主流媒體藐視、邊緣化,進而操作為藍綠矛盾後,今日辛苦取得了這樣的社會參與和觀瞻;儘管其中可能有著需要警惕的「政治議題流行化」、或議題的宏觀性不夠等問題,但我也要問,那些進步的認識,如何能夠畢其功於一役的進入慣於生活安逸、資訊蒙昧、甚至不知高階核廢料堆積在核一核二廠裡的那98%的民眾腦子裡?批評者或許亦須考慮一下運動方法上的問題。
反思固然重要,也不能因為陳述不易就不提;但不討論困難情境下之實踐方法的批判,若自動能奏效,台灣左翼論述的意見,應該早已有效節制了台灣主流社會全面的親美意識和崇尚資本主義才對。然而,能夠影響大眾之進步價值觀與政治想像的實踐成果,在哪裡呢?
我盼望願意歡慶2006年紅衫軍行動為「新自主公民運動進場」的趙剛教授,面對政治參與上困難度高很多的反核運動時,能給予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挖苦。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