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5

培養專業提供願景 應優質化現有人力

國防部認輸才有再戰機會(陳文政)

兵役制度最關鍵性的因素是時間,若不能有效運用時間,則無論採行徵兵還是募兵制,最後都還是枉然。

當過兵的都體會過部隊生活的單調無聊;但當大家都如此時,只要役期均等,抽籤分發公開,在同年次的役男間,相對剝奪感便低。那時,民間徵人啟事普遍要求「男,役畢,備機車」,服兵役本身不太有階級優劣感,但若能盡早服完兵役就能早點進入就業市場,取得競爭優勢。那時,青年人力是國軍用之不竭的資源。役男最大困擾就是枯等兵單,等兵單時間越久,就業的優勢就越流失。那時,役期縮短、引進替代役等等措施雖然各具不同的政策目標,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降低役男等兵單的時間。

馬政府所推動的「募兵制」,名不副實,因役男仍須服4個月的軍事訓練,而這4個月也是兵役義務,不過是役期縮短,完訓後不需下部隊,便可打包退伍。但重點在於部隊基層全以役期4年的志願役士兵擔任,義務役完全退場。這時,人力便不再是用之不竭的資源,國軍必須與民間企業在人力市場上競爭:國軍若輸了,不僅招不到一流的人才,甚至於招不到足夠的人。馬政府一向認為:只要提高薪給,年輕人就會想投入軍旅。但目前,志願役上等兵待遇已到了3萬6000元,明顯高於一般年輕人的薪資。其結果是:招募成效仍然達不到目標,國軍輸了。
對志願役士兵而言,從軍是可自由選擇的職業(當然最好也視之為愛國愛民的志業)。招募成效告訴我們,年輕人認為每個月多出萬把塊,還是不值得他們投入4年的成本;更可能的,他們認為:當他們4年後回到民間進入就業市場時,軍旅生涯將會讓他們比同年次青年處於劣勢。要改變青年求職時的計算,可以選擇提高待遇,但政府財力有限,幾無可能能更大幅度提高,更不用說此舉必然會連帶牽動士官、軍官待遇,讓國軍人事成本倍數提高。
另一種可能,就是讓志願役士兵4年的役期不是純成本,而可能也是收益的一部分;若青年感受到國軍是其人生發展的跳板,能培養其專業競爭力,這4年役期就如同領薪水的人生學習。不僅年輕人加入國軍的誘因可提高,國軍也能成為國家培養高競爭力人才的場域。當退伍的步兵營營長是企業爭相延聘的經理人時,當退伍的通信兵馬上成為認證技師時,當退伍軍人不再只是大樓保全──而是資安保全時,年輕人就可以看到從軍的希望與願景。這4年役期或更久的留營,成為國家、國軍與個人進步發展的動力。

而時間的經營就是關鍵。過去,部隊生活單調無聊,對義務役士兵而言,沒有顯著的剝奪感。但現在,若部隊生活還是單調無聊,對志願役士兵而言,是國家的罪惡。扣除掉絕對必要的嚴格軍事專業訓練所需的時間,大多數國軍單位仍有充裕的時間可以讓軍士官兵用以學習成長;而許多國軍非機敏性專業與技術,都具有高度轉為民用的潛能。前者,讓社會進步帶入國軍;後者,讓國軍技能貢獻社會。國軍得先學習著把每個軍士官兵當作資產,在他們服役期間好好地培養。
今天,當現有人力先行完成優質化後;明天,更優質的人力才會想湧入國軍。這些工程需從改善軍隊管理、紀律文化等基礎建設做起,需穩健、紮實地推動,難以速成。而今國防部延緩募兵制推動步伐的決定,雖看起來是認輸,但對明日再戰取勝而言,是件好事。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