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013
繼續把台灣經濟推向中國深淵?
外資巴克萊證券近日發布報告,指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薪資差距二十年來大幅縮小,從一九九○年代的逾二十倍降為二○一一年的二.六倍,二○一五年將再縮小為兩倍以下。這一報告旨在強調西進中國廠商回流,薪資水準拉近為主因;但它發表之際,正值前中國副總理曾培炎前來訪問,且與曾任副總統的蕭萬長積極籌組「兩岸企業家峰會」,「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值得國人就雙方經濟關係做檢討。
巴克萊的報告,其實只是印證在台灣已成常識的經濟現象。多年來,從經濟學者到社會有識之士不斷強調,與中國這種經濟後進而薪資水準低於我國的經濟體密切交流,大量投注資金、技術及產業於台海彼岸,必導致就業機會流失、薪資水準被拉低,直到雙方薪資相近而後已。這一道理,在經濟理論叫「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現實上導致了台灣人財兩失,經濟政治自主性明顯遭侵蝕。
官方本週發表的數字充分顯示這一惡果。行政院主計總處說,去年我國實質平均薪資出現歷來第三大減幅,且倒退十四年,低於一九九九年。同樣地,今年一月失業率四.一六%,仍是「亞洲四小龍」最高;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率高達五十一%,亦即超過一半主要在中國而不在台灣生產。
被中國磁吸而產業空洞化,不僅造成失業且薪水倒退嚕,還惡性循環,導致整體經濟停滯不前,並衍生諸多經濟社會效應。其中,人才流失問題最令人關切。中央研究院前年八月發表「人才宣言」,指出台灣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但無能的馬政府無力扭轉這一危機。兩星期前,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紀克禮(Michael Zickerick)告訴新聞界,台灣人才外流問題嚴重,甚至影響了外國企業前來投資的意願,台灣政府必須解決這一問題。另外,有如巴克萊的報告所分析,台商西進中國導致資金大舉出走,國際收支金融帳長期呈現赤字。
人財兩失之外,經濟過度向中國傾斜的惡果罄竹難書。馬政府大力促成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已兩年半,它所吹噓的關於促進國內投資、出口競爭力、吸引國際投資、增進與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等好處,無一實現。馬政府把「中國化」當做國際化的唯一出路,以致台灣不但在國際間走不出去,李登輝及陳水扁兩位總統的「經貿外交」束之高閣,即使在國際經濟社會,我國的孤立狀態也前所未見。
馬政府向中國傾斜政策,也表現在寄望中國觀光客及資金活絡台灣經濟,這當然也是一廂情願。觀光事業雖有諸多好處,振興經濟的實質效用卻有限︰西班牙前年觀光收益六百億美元,居全球第二,卻無助它擺脫經濟金融危機。香港特首梁振英都已針對陸客喊出「不應盲目爭取旅客人數」,台灣豈能陷入「多多益善」的迷思。中資在國際間聲名不佳,且常為政治服務,民主國家頗多防範,身為中國併吞目標的台灣,除非讓「終極統一」沖昏頭,不能不防。
巴克萊估計台灣累計對中國投資二千億美元。如此鉅額投資,不論對台灣經濟發展、人民福祉與國家地位,都得不償失,是禍不是福。在中國的新攻勢中,所謂深化合作,只是進一步從服務部門吸金,並使台灣經濟產業在中國化漩渦越陷越深,離國際化越來越遠。另一方面,中國工資高漲只是它經濟巨變的一例。生產成本大增,使得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掉漆,在中國美商連續兩年經營惡化,四成美商打算移出中國生產,去年外人直接投資不增反減。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已達高峰,經濟轉型、貧富懸殊、環境汙染的考驗極為棘手。
台灣經濟與中國過於接近,讓自己遍體鱗傷,也與國際社會越走越遠。蕭萬長據說是「經濟總設計師」,但在「六三三」跳票之後,不知謝罪,現在還要繼續推倡「深化」與中國經濟合作。備位元首不甘寂寞,為害不大;卸任後猶不知藏拙,勢必貽害人民。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