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吉隆坡——擺滿熱帶水果和亞洲蔬菜的攤檔散發著活潑斑斕的色彩。不遠處,滑溜溜的鱔魚在水槽中扭動拍打,發出雜亂的聲響,擺在托盤裡的鯰魚則掙扎着感受最後的呼吸。男人推着裝貨的小車,與晨起買菜的老太太擦肩而過。
在吉隆坡的秋傑路市場(Chow Kit market),攤位上一排排的食品與物產彷彿望不到邊,無論是鮮肉,還是芒果和檸檬。攤位下掉落的蔬菜和拋棄的魚骨之間,是一攤攤的積水。
攤主們爽快地承認,這個地方髒亂且吵鬧。但作為吉隆坡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濕貨市場之一,它可以讓我們對馬來西亞傳統生活方式有個直觀的了解,尤其是摩登購物中心在高樓中迅速湧現的時代。
擁有潔凈設施、名牌產品和多廳電影院的大型購物中心近年已成為馬來西亞年輕中產階級購物和娛樂的首選。但秋傑路市場仍然是個購買日常用品的好地方,雖然環境粗糙,但應有盡有,包括蝦醬、花生、包裝精緻的馬來糖果等在馬來西亞市場上流行了50年的東西。
“這裡什麼都有。”諾里·馬力(Nori Malek)說。馬力今年64歲,幾乎每天上午都要來一趟市場。“我來這裡看朋友,買魚,買菜,然後回家做飯。”
對遊覽吉隆坡的旅行者來說,購物中心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血拚目的地。但找個上午在秋傑路市場狹窄的走道里漫步,盡情欣賞豐富物品反映出的活力四射的馬來文化,儘管會有點兒信息量太大,但絕對是一場感官的盛宴。
過去的幾十年中,吉隆坡經歷了一場現代化發展狂潮,但秋傑路市場卻巍然不動,沒受什麼影響。透過朦朧的晨光,我們可以看到世界最高的雙塔建築雙子塔(Petronas Towers)在不遠的前方昂然屹立。
但根據政府的規劃,秋傑路市場即將經歷一場翻修,翻新後的市場衛生程度將大為提高,也更方便顧客使用。因此現在是造訪秋傑路市場的最佳時機,再晚一點兒,部分傳統特色可能就會消失不見。
在市中心坐上的士,幾分鐘就會到達東姑阿都拉曼路(Jalan Tunku Abdul Rahman)。這條路是縱貫秋傑路區域的主幹道之一,名字中的“jalan”在馬來語中意思是“大街”。
從高架單軌列車秋傑路站下車(如果你下榻的酒店附近有單軌列車站,也是前往秋傑路市場的交通方式之一),徑直向南,到達拉惹阿郎路(Jalan Raja Alang),你會發現秋傑路市場就在你的左手邊,沙福安廣場(Safuan Plaza)的對面。
市場入口處,充滿異國情調的熱帶水果在攤位上熱情迎接你的到來。表皮長滿軟刺、名至實歸的紅毛丹用繩子綁着,在排列整齊的芒果堆上空悠然晃蕩。種類繁多的茄子上方,懸掛着尚在綠色長豆莢中的臭豆。
市場的入口地帶主要由印尼人和馬來人佔據,他們砍削、稱重、切片、包裝,為一大早就來買菜的顧客提供一條龍服務。
繼續向前走,攤販的主體變成了印度人和華人,偶爾還能看見幾個非洲人。
干制魚蝦的刺鼻氣味,提醒你已經到達肉類和海鮮區。宰好的整雞雙腿朝上,與大塊牛肉和紫紅色的動物肝臟在案板上並肩排列。
牲畜的屍體掛在鉤子上,需要的時候攤主隨時可從上面削下幾塊鮮肉。白牙森森的牛頭凶神惡煞般待在案板上,等顧客將它們買回家燉湯。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商販塞魯祖第(Serozudi)一邊麻利地切剝牛頭上的皮,一邊告訴我,他已在這個市場工作了20多年,平均每天賣出15隻牛頭,每隻售價120林吉特,或者38美元。
看着不斷滴到水泥走道上的水滴(最好穿上腳背腳趾都不露在外面的鞋),你會很快明白為什麼當地人把秋傑路市場叫做濕貨市場。
主建築的左側是批發日用品的攤位,貨品有廁所拔子、廚房用具、調料、乾果,還有裝在麻袋裡的大堆干辣椒。
只在主通道附近活動會讓你方向清晰,不至迷路。但只要踏進遠一些的通道,就會覺得這種冒險完全值得——你將有機會親眼目睹豆腐等亞洲美食的製作過程。詹森·楊國雄(Jason Yeo Kok Hiong)的店鋪就是一間做豆腐的家庭式作坊,在這裡營業已經40多年。
豆腐坊內蒸汽繚繞,工作人員先用特大號勺子將滾燙的豆漿從大桶中舀出,再倒入藍色的盆子里,讓豆漿降溫冷卻。接着,另一名員工將冷卻的物質倒入一隻方形木框,蓋上棉布,再壓一塊厚木板,將水分擠出並壓製成型。最後,做好的豆腐當天會送到城內多家餐館。
在建築的後半部分,市場內唯一的糕點攤檔供應種類豐富的馬來西亞糖果和油炸小點心。它的旁邊是家服裝店,出售馬來套裙(baju kurung)和蠟染之類的服裝。馬來套裙是馬來西亞的一種傳統女式服裝,由長裙和長袖上衣組成。
向右走一段,就到了另一座建築。老年人坐在華人開設的咖啡館裡,一邊抽煙一邊喝着濃咖啡。附近的店鋪里,麵條師傅正在歇息。一大早就做好的麵條用透明塑料裹着,擺在推車裡等待購買。
偶爾也有幾個招牌提醒我們現代文明已悄然滲入這些古舊的通道。一個裝飾着中國燈籠的攤位上,掛着預付費上網服務的廣告。
市場內看不到旅遊者,不少攤主都熱情開朗,喜歡和顧客聊天。你走過他們攤位的時候,他們會大聲跟你說“早上好”。
周金妮(Jinny Chew)就是其中的一個。她的攤檔出售黑豆、干蘑菇、來自中國的罐裝肉類、醬油和奇形怪狀的馬來西亞生薑。她說她對市場的翻修充滿期待,那樣她的工作環境會幹凈一些。
她所在的店鋪“余發興公司”(Yee Fatt Heng & Co.)是她丈夫從爺爺那裡繼承而來的。她每周工作七天,已經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每天早上她四點半起床,然後趕到店鋪,迎接當天的第一批顧客。
今年60歲的周女士憑藉這家店鋪的收入,支付了三名子女大學學費。但她不希望孩子們接管家族的生意。
“做小買賣的生活很苦。”她用英語說道。“每天早上還沒睡夠我就得起床,而且從來沒有假期。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周女士說,這幾年願意來市場購物的顧客越來越少了,他們更喜歡去大型購物中心,因為那裡停車方便。但她希望,市場翻新以後能將部分顧客拉回來。
但通道另一邊的卡魯爾·伊斯干達(Khairul Iskandar)卻並不指望太多顧客造訪。卡魯爾今年40歲,他在網上開了家店鋪,出售馬來西亞傳統醫藥所需的植物根莖、檸檬和鮮花。
他說生意人除了服務老顧客以外,也必須迎合年輕一代馬來人的購物喜好。“他們不想親自跑到市場。”他說:“他們只需在網上看看貨物的照片,就直接下訂單。”然後他就將貨物送到顧客的家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