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毓
30%的工作成就取決於IQ,75%的成就則取決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看待失敗、以及從挫折中反彈的速度。 身處負面的時代的工作者,更需要的是正面思考!
時間回到2003年3月14日,德國柏林(Berlin)。 在此之前,德國已陷入長達13年的低迷。1990年兩德合併以來,德國經濟成長位居歐洲之末,失業率居高不下,被各國戲稱為「歐洲病夫」,但國內各政黨只是一味交相指責,無法達成改革共識。 總理吉哈德‧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決定採取行動──他宣布推出改革法案〈議程2010〉(Agenda 2010)。
「今天所有的問題,不是昨天才發生;今天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也不會明天就見效。但我已經下定決心,絕不會因問題看起來似乎無解,而讓它持續拖延下去……如果每個人都盡力合作,我們將達成目標!」他大幅削減社會福利及退休制度,以挽救經濟,卻因此黯然下台。
但成長曙光出現了──兩年後,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翻倍,失業率開始下降;現在,當歐洲受債務所苦,德國卻以「救世主」姿態引領局勢。它穩坐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當西班牙與希臘青年失業率超過50%,德國只有8%,全歐最低。
此時此刻,德國給台灣最珍貴的一堂壓力成功學是:正面思考,採取行動。
2012年的台灣,彷彿10多年前的德國:GDP持續下修一度跌破1%、企業在國際上屢被超越,物價屢創新高。媒體、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負面批評,卻少人付諸行動;當有人踏出第一步,往往就引來更多指責。這些行為,都是壓力過大的徵兆。
壓力下,持續的行動與信念
去年底,辦公空間租賃商雷格斯(Regus)調查,59%台灣上班族感覺壓力比去年更大,較全球平均48%高出近一成;精神健康基金會也發現,國人精神健康狀況跌到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水平,甚至有43.4%的人悲觀認為「未來不會更好」。
當世界正從金融海嘯的谷底攀升,台灣人的心靈海嘯卻波濤再起。 儘管活在同樣的時空壓力下,依然有企業與個人交出比以往更出色的成績單: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去年營收、股價皆創歷史新高;當眾好萊塢知名導演都因太過困難而放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本,李安的巧手卻將它拍成獲11項奧斯卡提名的熱門強片;春節假期之際,超馬選手陳彥博在零下53度的風雪中奮戰11天,終於拿著國旗衝過終點,成為第一個完成全球最冷極地賽事的亞洲人。「台灣,你的名字叫勇敢!」他在Facebook上發出勝利的歡呼。
沒有抱怨景氣,沒有指責對手,他們只是持續用行動與信念,擦亮了自己的名字。
培養正面心態,面對挑戰
大至國家改革、企業再造,小到主管領導團隊、個人轉換跑道,正面的思考與行動,都是最佳的抗壓抵抗力。「人們若是培養正面積極的心態,在面臨挑戰時,就會有比較好的績效。」前哈佛研究員、良好思考公司(Good Think)執行長紹恩‧阿克爾(Shawn Achor)說。
1988年漢城奧運游泳金牌得主選手馬特‧白歐迪(Matt Biondi),便是「樂觀贏得成功」的例子。當時他報名7項競賽,前兩項只奪下銅牌與銀牌,被媒體大加抨擊。然而,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立格曼(Martin Seligman)卻對白歐迪的表現充滿信心,「他對失敗的解釋很樂觀。」原來在比賽前的實驗中,教練故意把他的成績報差,白歐迪儘管對當時的成績失望,卻沒有被失敗的壓力打垮──他更賣力地,在下一次游出更好的成績。
正如賽立格曼所料,白歐迪一舉囊括剩下5面金牌。
更快樂,才會更成功
可惜的是,多數人尋找出口時卻走錯方向,導致壓力愈來愈大。
2009年到2012年間,美國企業也籠罩在後金融風暴時期的低迷中。阿克爾發現,員工不快樂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他們假設:「如果更努力,就會更成功;如果更成功,就會更快樂!」
這麼做會產生兩個迷思:第一,當我們每經歷一次成功,大腦就會更改對成功的定義和目標,好還要更好、有錢還要更有錢,所以這麼做不管用。第二,無止境地追求更好,會使人陷入不斷加班的「疲累漏斗」。
《正念》解釋,忙碌時我們會放棄一些事,把火力集中在「重要」任務上。最先被放棄的往往是最能滋養心靈的活動如運動、朋友聚會;如果壓力仍在,我們就會放棄更多,使生活圈進一步縮小。當你一圈圈放棄有趣的事,生活就一圈圈被工作占滿,最後導致身心俱疲。糟的是,最努力工作的人,最容易一路掉到漏斗底部。
阿克爾主張,順序其實正好相反,是「更快樂,才會更成功」:快樂的工作者,業績比平均高出37%、生產力高出31%、創意高出3倍、判斷準確度也高出19%。
研究證明,樂觀就像騎自行車,無論你是20歲或50歲,都可以透過持續而短暫的練習,改變大腦的壓力迴路,累積成永久而巨大的影響,把自己推向壓力最低、快樂最高的頂點。儘管有25%的工作成就取決於IQ,卻有75%的成就則取決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看待失敗、以及從挫折中反彈的速度──負面的時代,更需要正面的思考,這就是你的樂觀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