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2015

不管在哪個職位,都能發揮影響力!

採訪‧撰文 謝明彧

我還是做著原本同樣的工作,但心境卻已完全不同,因為現在的我,是在幫公司寫歷史的人!

我一直以為我是個很主動積極的人,但直到那天,才發現原來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退到了『影響圈』外,」用的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成功學裡的術語,泰科電子人力資源處處長黃麗卿回顧這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在泰科電子服務25年,黃麗卿自認早已是位「老兵」。但隨著金融海嘯後世界景氣不振,泰科電子在全球進行組織調整,加上中高階主管世代交替,人事大幅變動,「讓我覺得自己就像新人,這根本是一家新的公司,」黃麗卿說。

環境的驟變,於公於私都帶給黃麗卿很大的衝擊。人員來去,意謂著人資單位有許多資料必須處理,同時還有許多新手招募的工作等著完成,這都讓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變得比以往更加繁忙。

除此之外,黃麗卿更觀察到,許多新手主管對於職務內容其實並不上手,因而遭遇了不少問題。她看在眼裡,不禁為他們感到一陣難過,卻覺得自己無力提供協助,畢竟大家都是組織快速變動下的受害者。

「我不曉得該怎麼去幫助這些新主管,因為連我都不確定組織的變動,更何況,這些變動我們根本沒有插手與置喙的餘地,只能被動去接受與適應,」就這樣,黃麗卿雖然努力讓自己跟上組織變動的步調,卻感受到日益加深的無力感。
大師當頭棒喝,察覺身在影響圈外的自己

一直到今年8月,黃麗卿前去聽了國際領導大師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的演講,會中葛史密斯的一句話「help more, judge less.」(多協助,少批評),對她卻是當頭棒喝。

「啊!這不就是柯維所說的主動積極(be proactive)嗎?我怎麼會忘了呢?」黃麗卿想起自己幾年前上課時,柯維所提醒的箴言:「要相信自己是有決定權的,要相信自己是有影響力的。」這兩句話從聽到之初,黃麗卿就奉為座右銘,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認為自己確實有在實踐。

直到那場演講,她才發現自己並不如原本所想的那麼主動積極,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落到「影響圈」外,抱著受害者心態,在「關注圈」內只想著那些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

黃麗卿捫心自問,「我真的沒有辦法去幫助他們嗎?」答案連她自己都大吃一驚,「天啊!我在這家公司這麼久了,如果連這麼資深的我都不能幫助他們,那還有誰能幫助他們?」

想通了這件事,過往那種自怨自艾的無力感頓時一掃而空。黃麗卿做了一個簡單的改變,她開始每天抽空去找各單位的主管聊聊,問問他們今天過得如何?有沒有什麼事情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幫得上忙?

她發現,不管是分享過往管理上的經驗、組織做事的方法,或協助各部門找到最對的人,自己其實有著超多發揮的空間。
找回工作的初衷,發揮助人的影響力

領悟了這件事,黃麗卿找回了自己工作的價值,以及那種「我能有所貢獻」的雀躍。

她舉例,招募新人本來就是人資的工作,一直以來,自己也都用最認真的態度幫公司挑選合適的人,但之前,卻壓根沒想到可以藉機幫助那些新手主管,而只把這件事當作單純的工作任務去執行。

但當她開始把這兩個想法結合在一起後,「我還是做著原本同樣的工作,但心境卻已完全不同,因為現在的我,是在幫公司寫歷史的人!」

打開了這層心魔,黃麗卿以不一樣的心情動起來了,甚至更進一步把「影響圈」和「關注圈」的概念,放進人資工作的推展中,變成組織共同的溝通語言,透過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創造大家互相的改變。

例如人資團隊在談公事時,一旦有人開始發牢騷,她便會問對方,「你現在在哪個圈內?」就這樣,黃麗卿慢慢地把大家的注意力抓回來,不只改變了自己,更擴大了影響範圍。

回想這段心路歷程,黃麗卿說,「柯維的7個習慣,尤其是習慣1主動積極,不只是我十幾年來所上過的教育課程中,唯一持續創造影響一堂課,更重要的,它是一堂修練不完的課。」主動積極的道理很簡單,很多人卻容易當局者迷,唯有時時反省,去覺察自己現在身處圈內還是圈外,才能創造改變,為自己與他人找到發揮價值的地方。

黃麗卿
泰科電子人力資源處處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