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2012

12年國教與募兵制豈可草率上路


執政與在野最大的區別在於,執政必須有能力解決問題,肩上承擔的是責任;在野則必須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受民所託的是監督。民主國家以這個職能分工的標準進行運作,同時也以此標準檢驗在朝者與在野者的績效與功能。

最近,馬總統被問到:當政策和民意有落差時應該如何面對?馬英九的回答是:要當「領導者」還是「跟隨者」,是政治人物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人都感覺要跟著民意走,但民意不是一成不變,領導人本身要有定見,認為做了最好的決策,就要勇往直前。這段話,講得頭頭是道,真是對極了。但是其之所以成立,有個前提要項,就是何謂最好的決策?這個決策是如何形成的?由誰來判定這個決策是好是壞?基本上,一個有能者,做出好決策的機率會高些,但若是個無能者,其決策的好壞恐怕就需要更多元開放的參與及討論,才能確保決策的品質。

當前有兩件影響重大且深遠的政策,由於實施的日程逐漸逼近,但社會正反兩極的意見仍呈尖銳對立,並未形成民主決策最基本的共識與理解,主政者必須慎重三思,再行補強決策的內涵。一個是預定在一○三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一個是預定在一○四年全面推動的募兵制。這兩項政策有諸多共同點,它們都是馬英九尚未主持國政前猶是候選人階段的政見;這兩項政策要能順利推動成為良政,都需要堅實的國家財政能力配合,因此時間點非常重要;這兩句競選口號,現在都被馬政府當作不能跳票的「政績」,明明發現了許多問題,但是政務官與常任文官全不敢違逆馬英九務必如期貫徹的指令。

有關十二年國教議題,最近國家教育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非常耐人尋味,這個研究顯示,針對教育部目前推動十二年國教的各項政策,唯一超過八成支持度的是未來高中將免學費,但是被問到其他諸如特色招生、高中職社區化、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等,都呈現分歧看法,而且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相對抱持比較負面的看法,對這個政策充滿疑慮。

十二年國教如果單單建立在讀高中免錢的希望下,這非但不是好的決策,而且是非常危險的決策。台灣當前的發展停滯不前,教育政策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技職教育體系的崩壞最為關鍵,年輕人高學歷高失業,產業卻大嘆找無工,顯示教育產出與社會需求的嚴重失衡,這個結構性問題,應當要排上教育當局的第一位,列為優先解決的課題才對。要調整過往的錯誤,不外二者,迅速推動大學的退場機制,立即重建並加強對技職教育的重視與需求,這些遠遠比花精力與時間去爭吵國教要不要延長為十二年更加急切。

事實上,在九年國教制度下,目前升學率已經超過九十六%,與日本的九十七%已經旗鼓相當,早是一流水準,此時強推十二年國教的意義與效益何在?英國討論國教是否由九年延長一年為十年,就花了十多年時間,台灣為何如此輕率?

有關募兵制的問題,最近國防部長高華柱在立法院被問及財政無法支應的疑問,表達兵役法修正案保留了必要時可以恢復徵兵的設計。這段答詢正可提醒大家思考,以台灣特殊的國家處境,比較國際同樣存在明顯外部威脅的國家多採徵兵的例證,募兵制要能無縫銜接挑起保家衛國的國家安全重擔,若只是著眼於一個人的面子,從而在條件勉強的情況下,倉促行事,這是絕對辦不好事的。

回顧我國兵役變革的整起過程,民進黨執政期間不斷把役男的役期縮短,從一年十個月減到一年,無可諱言箇中具有濃厚討好選民的民粹成分;馬英九四年前參選時主張募兵制,去年底為了爭取連任,臨時由國防部宣布八十三年元月一日以後出生的役男,自一○二年起免服兵役,改接受四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其作為同樣是民粹的延續甚至更放大。但是政府從未反省:目前招募志願役的成效非常辛苦,未來全面募兵制的基礎何在?

最好的決策,在不當的時機,會成為最壞的決策。國家政策不能脫離時空背景,成為無菌室裡排除各種變項的實驗。一個主政者無能解決問題之餘,千萬不能再進而成為「問題製造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