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回台北參加保險安定基金舉辦的「經濟治理與國家風險」研討會,與會包括英國、西班牙、日本、韓國等地的學者,還有幾家投資銀行的外籍分析師。大家一片檢討歐、美、日、中國大陸經濟風險的沉悶氣氛中,韓國學者最得意,還小秀一段騎馬舞。
韓國的驕傲其來有自,今年第一季開始,三星晉身為全球智能手機龍頭。許多其他產品也以物美價廉的優勢,成功取代日本和台灣產品的市場。
眼下所見,日本眾多企業傳出鉅額虧損,台灣眾多廠商放無薪假,韓國卻一枝獨秀。除了科技產品外,韓國偶像劇風靡亞洲國家,今年竄出的騎馬舞更橫掃全球,成了新的流行風潮。
從科技產品,到文化、娛樂項目,南韓比下過去四小龍之首的台灣。現在很少人在談論「台、韓、港、星」四小龍了,因為南韓早就擠入新的贏者圈,不但名列投資銀行所謂的「金鑽11國」,更與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三個「新朋友」另成了耀眼的「迷霧四國」(MIST)。
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的蛻變,令人驚豔。她們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值得參考呢?
首先是創新的力量。自2009年以來,韓國政府科研發展支出佔總支出比率從3.4%提升至約5%,在世界名列前茅。受惠於政府對創新科技的重視、慷慨的補貼,以及刺激出口的政策,令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其次是匯率的力量。在研討會中擔任評論人的台大林建甫教授,比較了台韓兩地的經濟對比。過去30年來,台幣兌一美元從40升到29,韓元卻從600貶到1100。相當於台幣約升值35%,韓元卻貶值約35%。換算起來,30年前同價的台灣和韓國產品,此刻在國際市場上,台灣貨比韓國貨要貴上一倍。
台痛苦指數高於韓
貴上一倍的產品對全球消費者有多大吸引力,同是消費者的我們捫心自問就心知肚明了。
在國際出口競爭中,匯率毫無疑問扮演一定的重要角色。如人民幣在1994年一次性大貶值後,所創造的國際競爭力和成本優勢非常驚人。現在幾個亞洲出口大國的競爭對手中,日本、台灣各自憔悴,韓國與中國大陸則神采飛揚,恰好與30年來日、台的匯率大升值,與中、韓的匯率大貶值形成對照。
在出口動能黯淡、失業率高居四小龍之首的台灣,不斷升值的新台幣匯率,似乎成了擋在經濟前景路上的石頭。但央行日前仍以平衡進出口行業利益、台幣較韓元波動較小,韓國通膨較高等理由,作為反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說詞。
然而,出口在GDP中是加項、進口卻是減項,台灣靠出口行業維繫就業的人數遠遠較多。況且真要比較的話,就應該看更全面的痛苦指數(通貨膨脹率加失業率)。
從林建甫教授在研討會中提供的數據來看,台灣的痛苦指數6.2%,也比韓國的5.4%高出不少。通膨和失業的影響孰輕孰重?為了壓低通膨,缺乏競爭力的高匯價讓失業大軍增加,這是我們匯率政策該走的路嗎?
總之,在創新與匯率的雙重優勢下,韓國超越了台灣、也趕上了日本。因此,我們不但打開電視要被騎馬舞疲勞轟炸,連在研討會上都要忍受這種低俗趣味了……。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