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12

亞洲經濟放緩突顯金融缺陷

英國金融時報 桑曉霓

1998年,當亞洲金融危機在韓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肆虐時,Sung Taek Hwang決定辭去在現代金融(Hyundai Financial)的安逸職位,創建自己的獨立證券公司。

這並不是一個有利的時機。當時韓元暴跌,拖垮了很多曾借入美元、卻已無力償還的公司。

很多公司沒有幸存下來,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大宇(Daewoo),還有些企業則被賣給了外國企業。然而,回想起來,事實證明,這個時機要比一開始看上去的更好。如今,Hwang創建的Truston Asset Management管理著65億美元資產,投資者包括阿布扎比、中國和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而備受尊敬的韓國國家養老金體系(National Pension System of Korea)則是其最大的客戶。

就韓國股市上的資金管理來說,Truston擁有該國最優秀的記錄之一。
Hwang的成就和抱負讓Truston的故事引人註目。從孟買到首爾和臺北,亞洲股市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它們仍然是動量驅動型(momentum-driven)的單邊市場。

Hwang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資產管理公司都不夠獨立。

它們是規模更大的企業集團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它們的母公司。亞洲需要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能夠監督企業集團,而不僅僅是進一步提升它們的利益。

例如,在印度,貝萊德(BlackRock)幾乎是唯一一家獨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實際上,在首爾等一些地區,許多大型本土集團設立了共同基金,這些基金唯一的任務就是投資於它們所屬的集團公司。

其中很多公司會讓管理人員在各個子公司之間輪換,這導致高管們缺乏深度經驗。多數投資者把錢交給這些公司是由於它們品牌的吸引力,而非它們的記錄。

這意味著,亞洲資產管理公司一直不太起眼。“亞洲人創辦了成功的玩具公司,但他們在資產管理領域總體上還沒取得成功,”華爾街某知名公司全球股票銷售部的主管表示,“很多市場都沒有一家能讓人叫得上名字的本土資產管理公司。”

亞洲股市還存在其他缺陷。即使是在香港之類的市場,很多公司的公眾持股量都非常小,因為所有者不願失去控制權,因此流動性是一個問題。

另外,很多成交量來自散戶投資者,而散戶更多是根據市場人氣、而不是可靠的分析做出投資。

市場需要更加機構化、具有懷疑精神的資金管理機構,它們會在股票廉價時買進,在價格高企時賣出。

結果是亞洲仍依賴於銀行融資。其債市和股市都不夠穩健。

在韓國,這種對比尤為明顯。韓國製造商很出色,而金融業總體上則不太起眼。然而,只要金融業繼續處於落後地位,韓國的優秀企業就依然會過度依賴於國際資本市場。

當形勢嚴峻時,這點就顯得更加重要。亞洲10年來狀況良好,可以說,相對於全球其他地區而言,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對亞洲的破壞性影響較小而且更為短暫。但如今亞洲經濟正在放緩,並將延續這種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發達國家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開始讓亞洲央行面臨的局勢變得更為復雜。

另外,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正大幅收窄,這意味著美元流動性正離開亞洲地區。

在亞洲很多地區,增長已在放緩,經常賬戶也在由盈餘轉向赤字。根據Capitol Research的數據,亞洲經常賬戶總盈餘在2007年達到峰值水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4%。如今這個比例卻在2%以下。儲蓄率也在下滑。所有這一切意味著,資金成本將不可避免的持續上升。

在印度,不算政府部門,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印度經濟增速將很快回到8%。印度境況不佳的企業失去了籌集股本的機會,印尼企業發現自己也是類似的境況。

今年第三季度,韓國GDP增速同比放緩至1.6%,表現為3年來最糟。

對於這種狀況,更敏銳的股市可能會有所幫助。本幣債券市場甚至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教訓是,金融市場可能會過於發達。而亞洲的教訓是金融市場可能仍不發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