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12

美國「再工業化」策略對台灣出口業者的啟示

林淑惠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09年甫上任,旋即面臨二次大戰以來景氣最蕭條的經濟谷底,為了挽救經濟頹勢,更為了調整美國長期面臨的經濟結構發展瓶頸,陸續推動諸多改善失業、促進投資、擴張出口的重大方案。

美國「再工業化」策略對台灣出口業者 同時存在著商機與隱憂,如何化壓力轉為合作力, 有賴雙方依據其在各市場的比較競爭優勢以形成互補策略。

這些相關推動計畫與法案包括2009年2月的「2009年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2010年為達出口倍增的「國家出口計畫」(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簡稱NEI);2010年「美國製造業促進法案」(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 Act of 2010)。

再工業化 力挽經濟

去(2011)年推出「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以提升美國本土的製造能耐;2011年提出「選擇美國計畫」(SelectUSA Program),為美國歷史上首次建立的具有行政約束力之跨部會吸引海外投資工作小組,並首次將招商引資提升到總統令的高度;今(2012)年1月提出「委外工作轉回美國計畫」(Insourcing American Jobs),透過提供租稅、擴大勞工培訓等相關誘因,積極吸引海外製造業返回國內。

由上述各項方案或法規的積極推出,不難看出美國極力改善其國內外經貿失衡的困境,尤其更要透過「再工業化」,試圖力挽狂瀾、振興經濟。

海外生產 種下陰霾

民間消費占美國GDP的70%,因此,美國居民的就業情形深深影響其經濟表現。肇始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使美國的失業率由2007年9月的4.5%,一路飆升至2010年1月的高峰10.6%,GDP成長率也由2007年第3季的2.47%,陡降至2009年中的谷底-4.58%。不過,使美國經濟急速籠罩陰霾的原因非一朝一夕所致。

觀察2000年以來的諸多數據,例如2001年至2007年,為使企業提高生產力的設備與軟體投資,占GDP的比重下滑了15%,同時,美國製造業失去逾300萬個工作職位,商品貿易赤字也來到了2008年7月的高峰,達881億美元,占GDP比重大於6%。造成這些負面數據主要原因,則是企業長期在全球化浪潮推動之下,將製造產能及部分服務(例如電話中心、軟體發展)外包至美國以外的低勞力成本地區。

因此,美國如欲在金融海嘯跌倒後再站起,非僅靠短期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活力,更重要的是必須痛定思痛,以中長期調整經濟體質策略救治。

新興科技 強化競爭

美國推動「再工業化」,不僅著重製造業等實體經濟,以鞏固部分產業的全球主導地位,更有創造就業機會與永續發展的目的。其中,NEI的主要目標為支持業界對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並將透過金融和宣傳等措施,協助美國企業擷取新興市場的成長商機、並再創國際競爭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國際競爭力報告指出,美國的國際競爭優勢在於創新力。另一方面,根據美國白宮報告(2012)指出,美國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服務,例如研發、工程、金融、軟體,不僅提升美國的生產力,也創造諸多就業機會,更協助美國開拓國際商機、迅速增加服務貿易順差。
因此,面對當今群雄崛起的新經濟時代,美國為持續保有其國際領導地位,在產業面以能夠強化美國在地製造業競爭力的新興科技產業為其重點發展領域,例如IT、生物科技、奈米科技、清潔能源、醫療健康、先進與關鍵技術、航空,同時由資金投入、市場培育、國際發展、人才培養等全方位的政策法案與行動計畫落實。由此政策趨勢觀之,未來美國不僅想要擁有「美國設計」與「美國製造」的稱號,更重要的,是要取得並穩固「美國領導」的全球產業價值鏈高階主導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