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祥
中國黨國人事更迭前夕,紐約時報上月廿六日刊出「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新聞,指出中國總理溫家寶包括妻子在內的家人,聚斂了廿七億美元財富。這一調查報導,一週來廣受國際矚目,既反映中國政治現狀,凸顯中國「權貴資本主義」本質,也表現了時報的新聞專業堅持與格調。
調查報導新聞 紐時強項
調查性報導一向是紐約時報的新聞強項。去年五月,賓拉丹遭美國狙殺,幾天之後,該報立即刊出深度報導,把美國情治單位從追蹤賓拉丹信差,查知他匿居巴基斯坦,到歐巴馬政府決策,總統下令海豹特種部隊行動的過程,一一公諸於世。這次追查溫家寶家人累積財富,時報歷經十個月採訪,調閱成千上萬企業文件,資訊涵蓋二十年期間,且延請外部審計專家查核財務資料,做出具體而翔實的溫家人致富紀錄。
儘管有關溫家政商關係的傳言不斷,身為全球最權威報紙之一,紐約時報不靠爆料做報導,找證據追事實,發現溫家從母親、妻小等家人,透過人頭及各種投資安排,隱藏利用關係所取得的財富;其事業與投資橫跨銀行、珠寶、度假設施、電信及公共建設等行業,有時還涉及海外機構。在論斷其家人以權謀私的同時,報導曾積極尋求溫家寶本人與家人回應;讓當事人說話,本是調查報導所不可欠缺的查證要素。
面對政治壓力 毫不畏懼
但是,中國政府、當事人都拒絕回應紐約時報的查證,僅媳婦楊小萌在電話中抱怨對丈夫溫雲松從商的批評並不公平。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既預知有此報導,遂以「損害美中關係」為由,派中國駐美外交官(有報導說大使張業遂出馬),力阻該報刊登。時報不但拒絕,且在與中國來人會面次日,即行見報。
對紐約時報來說,面對政治壓力,要求不得登載某一新聞或廣告,早有前例。一九七○年代機密的「五角大廈文件」,揭露美國捲入越戰經過,以及更早的蘇利文案,為媒體面對公眾人物誹謗官司立下案例。不過,那都是與民主法治國家的政府對抗。北京當局這次在阻止不成之後,祭出「具中國特色」的手法對付紐約時報:封鎖訊息。報導刊出之後,中國當局就遮罩了時報中文和英文網站,封鎖它在微網誌社交媒體帳號,並且把「紐約時報」等關鍵字列為不能搜索的禁忌詞;連BBC等外國媒體報導引述這一新聞,也一概封殺。
封鎖不利訊息 中國絕活
封鎖訊息,對中國當局有如家常便飯。今年六月,彭博資訊報導即將接任黨國最高職務的習近平,坐擁三.七億美元龐大資產,網站不僅遭到封鎖,官方更下令國內銀行停止使用彭博的金融資訊服務,彭博因此損失數百萬美元營收,它駐北京記者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遭到死亡威脅。
紐約時報向中國說不,立即的損失是網站廣告泡湯,中國的報復還待觀察。事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決定刊登的紐約時報發行人小沙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他受訪時強調,對此一報導深以為傲,「我們的事業是刊載重大新聞作品,這會影響事業嗎?當然!」面對中國政府的事前關切,他說:「他們要表達關切,我聽了—我理當如此—但最終我們決定刊載。」至於刊登時機,非他所能控制,「那取決於新聞報導完成的時間」。
溫家致富新聞 真材實料
紐約時報的報頭有一行「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字面意思是「所有適宜刊登的新聞」,所表達的真義為「新聞應有盡有」;只要真實,便適宜刊登,該有的新聞即使報社財務可能受損,也在所不惜。紐約時報多年信守這一原則,必須歸功於堅持專業理想的報老闆與編採人員;而處理溫家財產新聞形同「在老虎頭上拍蒼蠅」,真材實料卻再次證明它令名絕非虛得。
對中國來說,黨政首長頻頻遭到「扒糞」,臉上自然無光。尤其溫家寶號稱「人民的總理」,如今掉漆,諷刺其善於作秀的「影帝」稱號似較接近真實。而且除了薄熙來、習近平被爆家財萬貫,還有「哥哥接總理,弟弟管菸草」的李克強,連即將卸任的胡錦濤也不能倖免。這些以權謀私、權錢一體的現象,突出了「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基本道理,是「權貴資本主義」的必然發展,也反諷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名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這一部分人,竟然大部分是高官、家人或「自己人」。
紐約時報處理溫家財產新聞,既專業超群,也堅定維護新聞自由自主,新聞「應有盡有」絕非口號,最值得台灣新聞界見賢思齊。必須強調,調查報導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時報在指出溫家寶家人藉權斂財的同時,也明言其本人的角色不明。這一報導,是把各方傳聞,追查檢驗有關證據,抽絲剝繭,做出判斷。有這樣的專業能力,且對閱聽人負責,抗拒阻撓見報壓力,是揭發並監督權勢腐化的利器。台灣新聞界調查性報導能力有待加強,卻常見利忘義,多數禁不起置入性行銷誘惑,「第四權」名實自難相副。
傾中財團把持 媒體隱憂
最重要的,紐約時報勇於抗拒中國壓力。台灣近年向中國嚴重傾斜,來自對岸的影響力到處可見,連電視談話性節目內容都傳出中國干預,而最近在媒體重大併購案中,財團跨媒體壟斷陰影浮現。現實是,在中國做生意的台灣商人沒有人敢於向中國說不,且不乏自甘充當其馬前卒者,從而,財團未必是問題,屈從中國的財團把持媒體,才是台灣新聞獨立自主最大隱憂。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