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昨日發表「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憂慮,國內人才養成和國家、企業需求有明顯落差,未來十二年國教實施免學費政策,高中職的費用差距縮小,會讓技職學校經營更困難;另外,十二年國教推動後,高中職變成基本學歷,大家都要上大學, 企業用人計薪也都用學位來訂,而不是重視能力,「不太實際,和真正需求有落差」。
翁啟惠強調:「學位沒那麼重要!」長久以來「士大夫」觀念根深柢固,要改變這個觀念,不只是政府的問題,整個社會也應開始接受這個現實。
翁啟惠說,以瑞士為例,國民的大學就學比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國家競爭力卻那麼強,我們可以說超過一百%,也就是幾乎人人都能錄取,以後少子化問題更嚴重的話,各學校都要搶學生,學校終因學生不夠,學費籌措困難,甚至教授薪水發不出,慢慢地就出現問題。
人才養成與國家需求落差大院長翁啟惠昨日傍晚召開記者會,發表集合學產官各界重要人士共同研擬的「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他強調,目前國內問題包括人才養成和國家需求有落差,且國內產業太集中,偏重產值不重附加價值,因此缺乏創新,翁啟惠呼籲政府一定要將「人才養成」、「科技研發」、「經濟發展」三個面向做跨部會連結,才不會浪費資源。
翁啟惠直言,現在學界都是自己想問題,而非針對社會面臨的問題,因此應由業界提出問題,在跟學界對話產生共識後,仿美國進行「問題導向」的研究。
此外,翁啟惠也強調,過去大學評鑑太多、太雜亂,建議以後應盡量簡化,並結合學術、產業及應用端學者,共同進行評鑑。
教部五月提白皮書 落實改革
對於翁啟惠擔心十二年國教將衝擊技職,教育部官員昨日表示,中研院提出的高教評鑑分流、產學合作等建議,教育部五月將提的人才培育白皮書中都會涵蓋,未來也希望據以落實改革。至於高職的競爭力,主要應是取決於課程和訓練,以前大家可能會在乎拿文憑,但未來重視的應是對就業是否有幫助,相信只要技職和產業建立更緊密的結合,自然有其競爭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