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在全國人大上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日本經濟新聞採訪了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高級專家關志雄,觀點如下:
潛在增長率將下降到6%
7.5%的經濟增長率目標與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相近。如果力圖通過大規模公共投資勉強實現高增長,便會發生通貨膨脹以及經濟泡沫。可以說這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目標。此前的潛在增長率平均約為10%。這是因為受到了豐富勞動力以及較高儲蓄率的支撐。雖然今後可以通過公共投資等手段保持超過8%的經濟增長,但到2020年,潛在增長率可能會下降到6%左右。
向城市的人口流入終結
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在於圍繞人口的結構變化。1990年代據稱約有1.5億人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流動,這股大潮幾乎已經結束。與此同時,在持續了30多年的獨生子政策影響下,生產年齡人口(15~59歲)從2012年開始減少。在日本,上述兩種變化有30年左右的時間差,從而平緩地過渡到了經濟穩定增長期,但在兩種變化幾乎同時進行的中國卻沒有那種時間上的剩餘。
企業收益增長困難
2010年下半年以後,即使在經濟減速的局面下,城市的招聘倍率仍居高不下。勞動市場逐漸變成了賣方市場。今後確保廉價勞動力將變得更加困難,中國企業將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提高収益了。必須改變効率較差的國有企業壟斷體制,讓人才及資金流向具有技術實力的民間企業。打破既得利益結構勢在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