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李登輝時任國民大會選出的總統,台灣社會正在後蔣經國時代,李登輝前期,蓄勢待發民主化的更積極進展。在這一年,蔡瑞月舞蹈社古蹟搶救運動以三位高掛在十多層樓高吊車的女性舞者,在風雨中經歷二十四小時的儀式,成為戰後台灣文化復權極具歷史時點的象徵性畫面:悲情交織著風險,但想要自我重建的努力,那麼堅決,那麼鮮明地呈現。
時過二十年,在二○一四年的十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同樣在蔡瑞月舞蹈社─一個在二十年前搶救成功的文化古蹟,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四十八巷十號的「玫瑰古蹟」要進行時代的巡禮。回顧從一九九四年到二○一四年,台灣的民主發展之路,在政經變遷中的文化復權之路。
一九九六年,李登輝經由人民直選出任總統,二○○○年,陳水扁以民進黨人,經由直選出任總統,政黨輪替執政,並在二○○四年連任。但二○○八年,中國國民黨馬英九復辟,藉機清算陳水扁,清除世界譽為寧靜革命的民主轉型,向中國傾斜,倒退回到殖民性中國政權。二○一二年,馬連任後,變本加厲,貧富差距擴入,社會紛亂不安。
以「玫瑰古蹟」為場域,以「蔡瑞月舞蹈節」與「文化論壇」逐年交織著藝術、文化與社會的火花,不只深探舞蹈藝術,更介入社會議題,形塑出台灣文化復權的熾熱樣貌。溯自二戰前台灣現代舞之起始根源,更印拓戒嚴長時期的藝術困厄,而且見證民主轉型以及挫折的文化形貌,呼應台灣社會的聲音。經歷二十年,已成為一段歷史,見證著民主轉型不完全的歲月。
從十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自己的文化自己救」為主題的文化運動,交織「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課題,也交織著舞蹈、歌唱,論壇短講,參與社會運動的各種團體輪番出現鬥陣,會呈現出致力於台灣國家重建與社會改造的文化運動視野。動人的文化與藝術風景會在話語、音樂與舞蹈中綻放。吊車升空,高昂反壓迫的昂揚意象,讓天空作證,讓土地見證。
(作者李敏勇,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