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就是報稅季,它攸關你的稅金如何被運用。占中央政府總預算近九成、約一兆七千億元的行政院,旗下34個部會,明年度的「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也是在今年五月提出;政府明年要做的事、要花的錢,都在近期擬定。
為了解政府實施KPI制度的效果,《商業周刊》展開近兩個月的獨家調查,鎖定行政院預算前十大部會,訪問4位前現任部長、次長級官員、18位該領域專家,以及17位中階與基層公務員。
這個調查採訪,讓我們經歷了一場荒謬之旅。補助18處殯葬設施就能「深化民主」?整修國稅局辦公室可促進租稅公平?管好菜脯、蜜餞,食安就搞定?前十大部會KPI,竟沒列貧富差距、12年國教、農地濫用、軍紀敗壞。
內容荒腔走板,319項目多不關鍵、不績效,也沒指標
一,不K(不關鍵)。十大部會的KPI,有多達56%的項目一點也不關鍵。例如,國防部要「提升精神戰力」,其KPI之一,竟是「專案教育到課率100%」,也就是莒光日該上課的都要到。但,軍隊裡有人敢蹺課嗎?這指標未免太容易達到,更不用說它是否為精神戰力最重要的指標。
二,不P(不績效)。十大部會中,約有一成的KPI在有效性的邏輯上不合格。例如,內政部有個「深化民主改革,落實人權保護」的關鍵目標,KPI卻是「補助地方修建殯葬設施18處」。這政策並非不該做,但目標與手段卻嚴重脫鉤。
三,不I (不指標)。例如,農委會在「調整農業結構」目標中, KPI卻列了「輔導青年穩定從農100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批評,以全台約80萬農戶,下一代繼承家業就輕易達標,農委會太混了!
政府的KPI設計不良,會有什麼後果?
首先,可能造成政府亂花錢。例如教育部和內政部,都把興建自行車道的長度列為KPI,項目重複。
其次,造成施政與民意的落差加劇。行政院有八成的部會,認為自己去年的各項KPI有80%以上達標,前年更有三分之一部會自評績效100%,也就是所有KPI都圓滿達成。
對比那兩年,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的調查,人民對馬政府總體打的分數,都是44分。再比較IMD(洛桑管理學院)競爭力名次,台灣的政府效能近三年連續大跌。
「自己出題目、自己寫答案、自己打分數,當然都100分……政府還滿好幹的,」政大勞工所副教授張其恆笑說。
其三,造成公務員「瞎忙」。行政院有近15萬名公務員,許多基層都為應付KPI而忙碌,民眾卻無感。「每個人都在寫報表,寫的人氣得半死,但寫出來也沒人會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說。
「每個人都在瞎忙,這個國家根本不配談KPI」
放眼全台灣政壇,最喜歡談企業管理工具的政治人物,非台北市長柯文哲莫屬。
柯文哲指出「這個政府為什麼做KPI會失敗,因為真正的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沒有建立,第一,每個人都把自己故意弄得很忙,瞎忙,總是冗事一堆。第二,我們的KPI跟他的升遷跟考績、獎金、甚至面子都無關啊,因為KPI沒有公告。」
他舉例,貴子坑鄉村俱樂部,先前已經處理完成12次,12次都有結案報告,是典型的KPI指標。但一個違建案,「拆12次拆成這個樣子,你覺得這個政府有誠信嗎?你覺得人民會相信政府嗎?」
「所以226專案(拆違建)自己就拆了,因為他知道這次關說沒效,讓人民開始相信政府說,『欸,這政府是玩真的。』當這個案子成功了以後,後面才有KPI。你現在說KPI,他根本不相信,K個屁啊!」
這是一個關於你的錢、政府的人、國家的競爭力,因為KPI徒具形式,而虛耗空轉的故事。要改變它,就要先重視它,這是我們進行台灣首度政府KPI大調查的衷心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