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015

中國需要推進結構性改革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接近10億,其中大部分屬於全球最貧困人群,鋼產量勉強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一。35年後的今天,中國6周的鋼產量就比美國一年的還要多,並且實現了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減貧。工業革命以來,沒有任何事件比中國融入全球經濟更具影響力——金融危機、甚至蘇聯解體都無法與之匹敵。

“中央王國”如今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不過與第二名的差距已非常小),但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快於生產率增長、以及內陸農村地區農民工外流大幅放緩的跡象越來越多。一個國家到達“劉易斯拐點”(Lewisian Turning Point)後,經濟增長通常會減速。這個拐點是以諾貝爾獎得主阿瑟•劉易斯爵士(Sir Arthur Lewis)的名字命名的。未來幾十年,低增長將成為困擾中國統治者的主要問題,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將為世界其餘國家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重要的是不應誇大這個拐點的影響。盡管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令外界印象深刻,但這個國家早已徹底擺脫血汗工廠的身份。更仔細的研究顯示,中國的增長模式更多基於資本(而非勞動力)的增加、以及資本與勞動力更巧妙的結合。近年來,投資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超過一半,而鄧小平上世紀70年代啟動的改革,引發了一場長達30年的生產率井噴式增長。

中國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廉價商品曾造福發達世界,幫助後者實現了較長時期的無通脹增長。擔心這種福利消失是沒有必要的;僅印度一國的勞動力增加量,可能就三倍於中國的勞動力減少量,而尼日利亞和孟加拉國等國家也將出現類似的勞動力大幅增長。這些國家面臨的挑戰在於升級基礎設施、改善營商環境、從而能在爭取業務時進行有效的競爭。

與適應這種人口變化趨勢同樣重要的是,中國須擺脫危險的、對投資的過分依賴。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率(衡量每增加一單位資本能產生多少GDP)已經惡化,而且會因工資日益上漲進一步變糟。一條出路是,減少對建築業的投資,增加對能提高生產率的機械設備的投資;到2017年,中國工廠中的機器人裝機量預計將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但更好的出路是,中國政府推進結構性改革,比如讓更多國企接受市場的約束和放開金融業。這場最新的改革還應該有助於鼓勵普通中國消費者打開錢包,從而增加居民消費所占的比重、讓經濟增長恢復平衡。

盡管中國的增長前景依然讓競爭對手自嘆不如,但中國領導人從未因此自滿過。他們需要設法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清除城市污染、節約正萎縮至危險水平的水資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國際組織不知疲倦地大聲呼籲加大結構性改革是有道理的:經濟增長歸根結底要靠用更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東西。中國用過去30年證明瞭自己能夠做到這點。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不會改變這個議程,只會進一步強化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