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15

B.O.T., Bankruptcy of Taiwan(台灣破產)?

李宗穎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經濟學博士) 

看過電影“海角七號”的人應該對其中一幕印象深刻,由馬如龍所演的市代主席在抱怨:海也B.O.T.,山也B.O.T.,什麼都B.O.T.,無奈的一語道破台灣政商生態。

B.O.T.全名是Build, Operate, Transfer, 主要精神是政府不用納稅人的錢,將重大建設發標給民間企業建造並營運獲利一段時間後,交還政府。因為民間企業出錢投資,所以要提供營運獲利的誘因,由使用者付費,沒花到納稅人的錢。B.O.T.原本立意良好,主要也是透過市場機制,引進民間業者投資,完成重大公共工程建設,造福社會,因為採取使用者付費,所以亦有兼顧公平正義。B.O.T.成功的關鍵和市場機制成功的關鍵一樣,政府應該嚴守份際,扮演好裁判監督的角色,確保資訊公開透明,有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

為什麼B.O.T.在國外不乏成功的案例,最近北市府揭發的B.O.T.弊案,卻變相走樣,搞得政府債台高築,幾乎破產?當理論和實證落差很大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既然B.O.T.有成功的前例,理論應該沒有問題,所以問題應該是出在執行的過程。B.O.T.失敗的主因在於沒有確實遵循市場機制,政府表面上認為市場機制就是業者自主管理,實際卻是裁判兼球員,暗中搞政商勾結,並迴避議會監督。

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曾說,一般領導人在失敗的時候,才會來檢討為什麼會失敗。但是好的領導人在成功的時候要檢討為什麼成功,不能被成功冲昏頭,才能避免未來的失敗。最差的領導人是不但不肯承認、面對失敗,或拒絕探討失敗的原因,還四處牽拖。

中國滿清末年,一羣憂國憂民的改革派只看到西方的船堅炮利,但仍認為中國文化遠優於西方文明,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不追根究底去探討為什麼西洋有辦法船堅炮利,只注重表面工夫,才會常常掛羊頭賣狗肉。近百年前中國的五四運動,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Democracy and Science),早已被人淡忘。現在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專制獨裁下,不可能去提倡德先生,至於賽先生,可能僅透過一直標榜本身是科學的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來連結。在台灣,德先生和賽先生在經過數十年的自由化民主化,已經漸漸生根,但仍不夠堅固。賽先生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事實求是;德先生的精神在於主權在民,人本主義。這兩種精神在馬英九執政後都明顯倒退。

市場機制如果是業者自主管理,若是業者不自主管理,怎麼辦?政府身為裁判,就要站出來處理違法的業者,保障消費者與社會大眾的利益,讓市場機制運作順暢。政府理應站在人民的立場,但若政府選擇不站在人民的立場,怎麼辦?歐美先進國家,瞭解代議制的缺點,萬一人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不跟人民站在一起,怎麼辦?既然民意代表由人民選出,人民理所當然的可以罷免民意代表,而且條件不能比選舉時苛刻。另一個選項是跳過代議制,用直接民主的方式,透過公民投票來決定爭議性較高的議題。

所以台灣的問題不在B.O.T.,而是沒有健全的制度來確保市場機制的運作,解決之道是下修選罷法和公投法的門檻,落實主權在民,以防民意代表做出違反民意的事,如此政府才能嚴守份際,扮演好裁判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