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12

經濟蕭條會持續10年 世界學者提走出經濟危機之道

朝鮮日報

“在今後4、5年內,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5個國家中至少有3個會面臨國家破產。其中,愛爾蘭的可能性最大。”(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

“如果10分為滿分,世界經濟正好6分。此次危機將持續20年以上。”(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

“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增長率將降至6%多,此後每年都會減少。”(哈佛大學教授理查‧庫珀)

負債累累的世界經濟未能找到從不確實性泥潭中走出的出口。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經濟大國美國和中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為扶持經濟分別投入了8500億美元和4萬億元人民幣,但經濟復蘇的跡象征仍不明朗。反而出現了全球貿易量減少、失業率飆升、中產階層崩潰和貧富兩極分化等現象。

以全球化和技術實力為推動力,保持20年無通貨膨脹高速增長,對“無限增長”充滿期待的世界經濟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政府、企業和個人開始面臨長期低增長或無增長。部分專家預測稱,截至2027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將為0%。正因為如此,將此次危機稱為1929年“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後,時隔80多年的最大經濟危機。

就擺脫經濟危機方面毫無進展,專家指出了以下三種原因。



第一,此前幾乎從未經歷過如此嚴重的經濟危機的發達國家只是一味地採取權宜之計,延遲了解決根本問題的正面方法。這些國家認為,只要解決燃眉之急形成短期增長,經濟就會復蘇,為此一味地擴大財政支出。但隨著歐洲財政危機的爆發,暫時的復蘇再度轉為蕭條。其結果,2001年僅為18萬億美元的全球公共負債目前劇增至約50萬億美元,增加了280%,但情況並沒有好轉。國家負債劇增導致主權信用等級下降,最終成為經濟復蘇的絆腳石。

第二,貨幣政策混亂。因美國推出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今年中國兩度下調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日本中央銀行採取10萬億日元的量化寬鬆政策等,龐大的資金流入世界。但由於陷入各經濟主體掌握資金的“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一系列措施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反而是,2009年為21.8%的世界平均儲蓄率到今年升至24%,實效性受到了質疑。發達國家釋放的資金大部分集中在新興國家股市和外匯市場,因此變動性更大。

第三,領導力和國家之間的合作力度乏力。僅在今年就有60多個國家舉行領導人換屆選舉,因此經濟問題被政治理論所左右,未能成為優先討論對象。不僅沒有負責任地協調世界經濟焦點問題的國際領導力,而且由於美國總統選舉、歐元區成員國間的矛盾、時隔10年的中國最高領導人交替等,不確定性進一步擴大,導致企業不願投資和雇傭,消費心理萎縮。

當然也有一些希望。歐元區復蘇的關鍵——規模達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EMS)於本月8日出臺後,歐元區擺脫最糟糕狀況的可能性不斷增大。如果截至今年年末的主要國家選舉結束後,政治的不確定性消除,將從明年開始正式展開經濟復蘇措施。新興國家的經濟活力仍然很大這一點也令人欣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預測明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6%,比今年(3.3%)高出0.3個百分點。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根據現在的診斷、解決方法和實際行動,可延長或縮短世界經濟的“失去的時間”。大蕭條時期,時隔4年出現了“新政政策”。但如今,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已爆發4年,但還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法。

為尋找正在漂泊的世界經濟的現狀和出路,直接拜訪了美國和中國最具威望的經濟學者。

他們表示:“現在的世界經濟猶如身患心臟病的患者,只能勉強在病房內走動無法外出。這種狀況將持續10至15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