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
韓國、中國、日本三國是掌控全球經濟的最大製造業生產基地。從鋼鐵、船舶、顯示器、DRAM晶片等來看,三國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55%至90%。這三個國家的主力產業鋼鐵、造船、電子等大部分也都相重疊。
如果在三國製造業競爭中獲勝可稱霸全球市場,但要是失敗就會立即退出全球舞臺,可以說,這種結構十分“可怕”。這對於在韓中日三國中海外市場依賴度最高的韓國而言,最為不利,稍有不慎,可能會對整個韓國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東北亞三國經濟三國志,因中國經濟的高度增長,從數年前開始就出現“預警”,而到最近在製造業現場出現了乾坤一擲的“戰爭”局面。
特別是,在勞動密集性行業的中低價技術方面表現出優勢的中國在製造業領域取得了飛躍發展,威脅到韓國核心主力出口產業IT領域的組裝成品領域等。
從韓國貿易協會的各國出口量調查資料來看,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在電視、空調、電腦、冰箱、通信機器、晶片等方面已經超過了韓國。像海爾(家電)、華為(通信)、聯想(電腦)等一樣,登上相關領域全球首位的中國企業陸續出現。而日本在零配件、材料、設備等領域以全球最強的技術實力與韓國保持著懸殊的差距。《朝鮮日報》週末版Weekly BIZ集中分析了“韓中日製造業新三國志”。
以往韓中日三國的結構劃分很明確。日本的專長是高端技術零配件設備,而韓國和中國分別是中端和低端技術產品。但自2008年源自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後,這種結構迅速改變為競爭結構。不久後,三國將展開乾坤一擲的全面較量。如果在今後的3至5年內,韓國製造業未能有效應對,韓國將成為“東北亞製造業三國志”中唯一的失敗者。
中國在家電等IT製造領域陸續登上全球之頂
通常情況下,以組裝、零配件、材料等為順序的產業化和擴大競爭力十分艱難。目前,在組裝成品領域,除部分物品以外,韓國保持最高競爭力。但像過去的組裝領域競爭寶座從歐洲轉移到美國、日本、韓國一樣,雖然各產業偏差較大,但很有可能再度轉移到中國。
中國可輕易提高競爭力的領域是,組裝品種較少、標準化品種較多、不需要“黑匣子(black box)”式個人技術、生產現場不太需要揣摩領悟的知識、能夠與臺灣合作的領域。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很有可能實現大躍進的領域是IT產業,而實際上也出現了這種徵兆。
在電視等IT組裝成品製造領域,目前雖然是韓國具有最高競爭力,但如果以工廠所在國家的產量為准進行出口統計,情況則有所不同。中國不僅在制鞋、纖維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在尖端IT領域,從2001年開始就以電視和空調為開始,依次在電腦、冰箱(2004年)、包括DRAM和非記憶體的晶片(2006年)等領域超越韓國。越往後,越是高附加值行業。該統計數字包括跨國企業在中國國內的工廠生產的產品。位於中國的跨國企業尖端技術工廠,給中國國內企業提供了學習尖端技術的有利條件,這正是中國企業超越韓國競爭企業時間提前的原因之一。
從電腦產業的情況來看,中國從21世紀初期開始就具有全球最高競爭力,並在佔有率方面超越韓國和日本。去年居全球第二位的聯想,今年超過惠普(HP)登上全球第1位。在此過程中,韓國電腦企業相關工作崗位,除三星電子和LG電子等極少數以外大部分都消失。
中國企業在電視、冰箱、空調等家電領域的飛躍更加引人矚目。今年,冰箱和空調全球排名第一的企業分別是海爾和格力。在中國電視國內市場中,海信、創維、長虹、TCL 、康佳等中國企業包攬了前5名。中國的招牌跨國企業海爾,所掌握的研發、產品企劃、生產、營銷能力與其他跨國企業相當。海爾去年的總銷售額達到233億美元,每年保持20%的高增長。
雖然在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等功能不斷進化的尖端技術產品上,中國企業依然與三星電子等發達企業保持著一定差距,但中國IT企業的追趕速度頗具威脅性。
在新一代核心競爭力因素軟體領域,中國從2001年至2009年也保持著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這是因為不但有中國政府的重點投資,還與臺灣晶片企業合作縮小了與韓國和日本的技術差距。韓國軟體專業人才有2000多人,而日本有2萬人,中國的目標則是培養10萬人。
鋼鐵、石化等規模集中型產業,也很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中國每年生產7億噸鋼鐵相當於全球總產量50%,如果將10%的過剩產量轉移到鄰近國家,韓國和日本的內需市場就會受到重創。韓國和日本的全年鋼鐵產量分別是6800萬噸和1億噸。
韓國製造工廠“空洞化”,日本零配件原材料出現赤字
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及實力的上升,最終將導致韓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下降和原材料組裝工廠轉移到海外。如果佔據優勢的中國企業平定內需市場後進軍海外市場,韓國企業為了應對這種局面,需要將工廠轉移到有利於提高競爭力和市場開拓的地方。屆時,韓國會受到“三重打擊”,即國內工作崗位會相對減少,相關產品的出口量減少,韓國經濟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
這種情況正逐漸成為現實。例如,韓國企業製造的智慧手機海外產量所占比重,從2010年的15.9%劇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79.7%。其結果,韓國手機出口額從去年的273億美元減至今年的200億美元,減少70億美元以上。這是因為,三星電子等企業將主力工廠轉移到了越南和中國等地。雖然三星電子在智慧手機領域超過蘋果登上全球首位,但智慧手機出口額持續減少。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種現象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如果擁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中國再具備組裝成品競爭力,全球企業都會搶著在中國建立工廠,而且核心零配件供應商也將一同進軍中國。三星電子本月在中國西部西安投資70億美元建設新一代晶片工廠,也是這種動向的一個側面。如果這種模式反復出現,韓國國內製造基地的“空洞化”現象就會擴至全國範圍。如同韓國制鞋企業大舉進軍中國後,位於釜山沙上工業園區的制鞋集群工業園區現在完全消失一樣,在製造業領域也將出現“第2、第3個沙上工業園區”。
日本:世界最高術競爭力地位紋絲不動
因經濟危機和競爭力減弱,日本已經喪失了製造業生產基地的作用,因此正在加緊向海外遷移生產基地。日元升值和電力危機也助長了這種趨勢。其中一部分轉移到了韓國。日本國際合作銀行表示,日本IT企業海外生產比重從2008年的43.4%升至去年的49.0%,到2014年將再升至53.7%。
最近,日本在擔心技術外泄等問題的零配件、原材料等核心領域,也在果斷推進向海外遷移。日本核心企業進軍海外,不但會帶來日本企業生產系統重組,也將刺激到東北亞分工結構的變化。但日本企業的情況與韓國截然不同。這是因為,日本在零配件、原材料和設備等領域擁有絕對優勢。韓國每年從日本企業進口70%到80%的晶片設備、50%的顯示器設備、30%-40%的顯示器零配件原材料。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強小企業數量達到1500多家,和德國一起引領世界。其中,京瓷(綜合電子零配件)、日本電產(硬碟驅動器)、村田製作所(陶瓷電容器)等很多都是具備全球頂尖技術的企業。
在製造業新三國志中,韓國最為不利
在現在這種“韓中日製造業三國志”格局中,最不利的國家是韓國。
這是因為,韓國是最小的一個國家,而且也沒有明顯的絕對優勢。韓國佔優勢的部分是,根據大企業較快的決策程式,展開先發制人的大規模投資和以製造技術為中心的組裝成品領域。但這種優勢,由於中國等競爭國家的學習正在快速減少,而且組裝成品領域的競爭力也已經達到頂點並正逐漸減弱。此外,韓國組裝成品領域的競爭力,也僅僅局限于三星等少數大企業的產品。
據《日本經濟新聞》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50個主要品種中,韓國企業在智慧手機、電視等8個品種中榮登榜首,但其中三星集團佔據7個。如果三星集團出現動搖,整個韓國經濟必然會動搖,這是一種十分薄弱的結構。
中國以擁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為基礎,利用龐大的“規模經濟”的絕對優勢,將以組裝成品領域為中心確保全球最高競爭力。而在此過程中,進軍中國的跨國企業將向中國本土企業傳授先進的技術和經營模式,提供間接幫助。
具備世界最高技術的日本企業遠遠多於韓國,而在今後進入產業化的領域裏,日本的技術積累也是世界第一。以高附加值零配件原材料設備領域為中心的日本的絕對優勢,短期內不會動搖。
韓國生存之路:培養具備競爭力的世界頂級中小企業
韓國的生存策略是什麼?結論是,由堅實的中小企業引領製造業零配件、原材料、設備領域,用新的增長動力代替現有的增長動力。經50年以製造業為主增長的韓國,無法突變為服務產業為主的國家。在綠色、融合產業領域,韓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
而韓國的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增長動力難度很大。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韓國中小企業還不到10家,而且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生產效率、研發、營銷等方面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雖然不容易,但是機會和可能性很充分。這是因為,中國想要在零配件、原材料、設備領域追趕韓國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還有在期間的產業化過程中積累的力量。為了讓中小企業成為增長和就業的原動力,韓國政府應像過去扶植大企業一樣積極提供力量和支援。此外,應修改相關制度和政策,打破目前的格局。
培養3000多個全球頂級中小企業是發展藍圖之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在僅具備全球頂級大企業的情況下發展為發達國家。如果3000個有難度,至少要培養300個或100個,這是“燃眉之急”。如同韓國在培養組裝領域競爭力的過程中,日本向韓國提供零配件、原材料、設備一樣,在中國發展組裝領域時,韓國也應起到與過去日本相同的作用。如果此舉獲得成功,韓國將確保未來10到20年的增長動力,但如果失敗情況將很不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