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必須「知勢」,最高明的人懂得造勢,其次為順勢,最笨拙的人則常逆勢而行。
但有能力造勢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民主國家的領導人通常都屬於順勢而為的類型,「與其待時,不如乘勢」。但要乘勢而行的前提是,政治人物要有「識勢」之能,否則勢已至卻無感無覺,其結果輕則坐視大勢流失,重則更可能造成大勢去矣的後果。
以馬英九回應國是會議為例。馬政府執政已近五年,每天進出總統府的各界人士不計其數,但其中卻獨缺在野人士,朝野領導人更幾乎是老死不相往來,既不共商國是,也從未握手言歡;也就是說,朝野共商國是的那個「勢」始終未能形成。
但當蔡英文主動提議召開國是會議時,馬英九的表現卻是既不知勢,也不知順勢而為,反而一口回絕召開國是會議的必要性,讓朝野共商國是的那個「勢」雖在瞬間出現,但卻立即消失。
馬英九拒開國是會議的理由是:國是會議的目的可以在現行體制內完成,既能尊重現行憲政體制,也不會曠日廢時,更不至於造成疊床架屋的問題。但這個理由看似尊憲守憲,其實卻是他「食憲不化」的又一例證。
李登輝當年召開國是會議,雖是為了處理憲政問題,但誰說國是會議的「國是」只能界定為憲政問題?為了挽救國家財政危機而召開國是會議,誰曰不宜?朝野共聚一室尋求改革年金之道,又何有破壞憲政體制之虞?
更可笑的是,馬英九認為召開國是會議曠日廢時,但行政院卻又表示在方案擬定過程中,將邀請學者專家舉辦公聽會,並且決定設立專線電話與電子信箱,讓民眾能表達看法;一場國是會議即可解決的問題,卻偏偏要以多場公聽會與電話電郵來處理,究竟哪種方式曠日廢時又疊床架屋?用膝蓋想即可知道答案。
更何況,國是會議只是一個名字,馬英九如果真想促成朝野對話,大可以改用「財政改革會議」或「年金改革會議」等名稱,來達成朝野共商國是的目的;拘泥於國是會議的名稱,或是受制於當年國是會議的歷史,而放棄朝野協商的歷史契機,不但是因小失大,也證明他不是一個能順勢而為的領導人。
如果他懂得順勢而為,就該順蔡英文主動提議之勢,同意朝野協商解決年金與財政危機;但他卻執意非要召開朝野領袖會談,或是國政諮詢會談,拘泥至此,「食憲不化」至此,大概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馬英九能順勢而為,其結果也必然能達到「集眾智以為智」的目的。年金改革與挽救財政危機,並非一黨或少數人之事,但馬英九邀集三院院長所達成的改革共識,又怎能比朝野協商所達成的共識更有效力?即使行政院明年一月提出的改革方案再怎麼自認完善,但在決策過程中因為缺少了在野黨的意見參與,可以想見屆時必將在國會受到在野黨杯葛,反而更讓改革曠日廢時;馬英九執意逆勢「自改革」,卻不知順勢「共改革」,改革最後若以失敗收場,也是他咎由自取。
如果馬英九做完八年任期,但朝野關係卻自始至終像兩條未曾交集的平行線,這樣的政黨政治,保證全世界「只此一國,別無分號」;難道這也是馬英九所要追求的歷史定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