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12

外交人物, 往事不應如煙

工商時報
周慧如

最近在書店看到一本10月出版,前駐泰國代表劉瑛所著《外交官列傳》。閱讀之後,大感驚奇。他在這本書裡追憶前輩外交官風範,對40年公職生涯所遭遇的外交部人與事,亦直言褒貶,打破虛假和氣,勇氣可嘉,我很佩服。

 劉瑛今年83歲,我只聽過其名,並未見過其人。1997年退休之後,筆耕不輟,註解過《論語》、《大學》、《左傳》,出版過《唐代傳奇研究》,另一條寫作路線則以外交官生涯所見所聞為主,這一本《外交官列傳》,為葉公超、蔡維屏、陳以源等11位大使立傳,其人或因幹練,或因足智多謀,在艱困的時局,突破中共封鎖,建立奇功。

 然而,早期的外交官,薪俸微薄,張書杞在1970年代派駐教廷時,因外交部無子女教育補助,三個兒子只得在家自學,由夫婦倆利用公餘時間教授英文、國文、數學,兩年後為岳家所知,方由老丈人資助就讀羅馬國際學校。

 這些外交官在國內外來來去去,大使頭銜雖然風光,但國內政壇紮根不易,朝中無人,一旦因故得罪長官,常常尚在壯年就被冷凍,不復任用。可嘆這些幹才又都操守清廉,家無積蓄,一旦退職,大多貧病以終。

 現在外交官的待遇與退休撫卹,已經比以前強太多。劉瑛為前輩立傳,算是在大歷史的框架裡,補上有名有姓的血肉故事,他們的貢獻不應留白,寫出來亦可做為後輩典範。

 這本書還有一個重點,任何外交成果都不可能由一人所成就。豁達的人不居功,但這種人在外交部並不多。因此在1949年後,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保衛戰,因為有非洲友邦票數的支持,得以延續至1971年才被北京取代。外交部次長楊西崑因鞏固非洲邦誼有功,而被稱為「非洲先生」,但其實「非洲先生」所代表者,不應只是一人,當時所有駐地大使、參事、秘書都有血汗功勞。

 在兩岸漢賊不兩立的時代,外交部往往宣稱,斷交的原因多是中共以金錢、政治勢力欺壓,但從劉瑛的書裡可得知,大使有沒有戮力從公,維繫駐在國關係,也是一大關鍵。

 此外,我駐外使館無論是編制上百人的大館,或是二、三人小館,大使就像小朝廷的皇帝,公務預算如何使用與報銷,大使說了算。有人可以從中獲利,累積財富;有人連薪資都貼進去,返國後臨老無依,兩者對國家的貢獻,有如雲泥之別。

 尤其,從以前到現在,外交業務常以「機密」為由,拒絕接受公開檢驗,但即使是絕對機密,亦應有個保存期限,在敏感時機過後公開,以昭公信,方不負國人所託。

 外交官退休後寫傳者不在少數,但多「隱惡揚善」,像劉瑛這般直言不諱,月旦人物,論其功過,真的少見。我認為,這樣的書應該要多幾本,外交的人與事,都不應該隨風如煙飄散,以個人觀察留下紀存,可以讓歷史更接近原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