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元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布坎楠(James Buchanan),曾在一篇論文裡提到:人和動物的差別,是人能試著改善自己!
就邏輯上來說,布氏的話至少有兩點值得細究:首先,動物難道不會試著改善自己,增加自己存活繁衍的機率?其次,人們普遍地會設法改善自己嗎?遊民、尸位素餐、飽食終日等人,似乎是反證。不過,眾所周知,布氏是思想家、哲學家,不擅長實證研究;因此,這句話與其說是事實陳述,不如說是他的信念,或是他想宣傳的教義。
很多經濟學者會表示,基於尊重消費者主權,人有選擇的自由,要不要尋求改善自己,該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當然,其他的經濟學者會指出:改善自己與否,並不是關鍵所在。由經濟分析的角度著眼,更根本的問題是,人最好有生活的目標—改善自己,只是諸多可能的目標之一而已!
奉行原則終會成功
有目標的好處,是思考上有一個明確的參考座標。對於生活裡的大小事物,可以依這個座標決定取捨。而且,點點滴滴累積之後,會慢慢向目標靠近。沒有目標,就像失去方向舵的船,漂浮而無所適從。那麼,如果人生有目標,目標又是改善自己,經濟分析幫得上忙嗎?對於這一點,精確地說,經濟學幫不上忙。不過,大千世界處處有智慧,至少有三種明確的作法。
首先,是終極目標法:在《與成功有約》這本暢銷書裡,作者科維(Steven Covey)提醒讀者:每個人可以問自己,當自己過世之後,在自己的墓碑上,希望家人朋友鐫刻哪些字眼?如果在墓碑上,自己希望刻上的是:「這裡長眠的,是一個正直、愛家庭、樂於助人的人」;那麼,就以這個碑文為目標,作為自己為人處事的最高指導原則。只要念茲在茲,認真奉行;經年累月之後,自己就會成為具有這些特質的人。
其次,是典範認定法:無論哪一個社會,通常都鼓勵學童和年輕人,閱讀偉人傳記或文學家、音樂家、科學家的自傳;譬如愛迪生、牛頓、居禮夫人、海倫凱勒、巴頓將軍、岳飛等等的傳記或自傳。
透過這些作品,讀者往往可以深切體會到,成功不是偶然;在亮麗炫目的果實背後,往往是辛勤耕耘、歷經起伏。在年幼時讀這些作品,可以找到自己仰慕心儀的對象;如果作為人生的典範或標竿,也就有雕塑自我和引領人生的作用。成人之後,讀的多半不是傳記,而是理財或美容養生等書籍!
改善目標尋求進步
最後,是階段性目標法:前面兩種作法,是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然後朝目標努力。相形之下,第三種作法,是不設定長遠目標;但是,設定階段性的目標,逐步完成。當目標陸續達成後,不知不覺的就累積出可觀的成果。
具體而言,考慮自己目前的狀況,設定一些階段性的目標。譬如,自己英文比較弱,就設定目標,每周看一篇《時代雜誌》上的文章。一年之後,希望能看兩篇文章,而且查字典的次數慢慢減少。或者,自己喜歡音樂,就加入相關網站,擴充音樂方面的知能;希望一年之後,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能開始寫樂評!無論如何,這三種作法只是技巧,但很有參考價值。重點是,有目標比沒目標好,錯比空好。設法改善自己的目標,大致上不會錯。
布坎楠的論點,有點宗教情操式的呼籲。然而,他年過80而孜孜不倦,清晨4時即起;他的行誼,可以說是為自己的立場做了最佳的註解—即使和經濟分析沒有直接的關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