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12

人為財死的邏輯

熊秉元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是生活裡常用的諺語。然而,稍微琢磨就能發現,這句諺語有個小問題:沒有食物,鳥非死不可;為爭食物而傷亡,合於情理。可是,對人類而言,財物不是必需品,為什麼人們卻往往為之粉身碎骨、甚至家破人亡呢?兩者相提並論,似乎有點錯誤類比!

不過,人為財死,確實是精確而深刻的描述。那麼,為什麼呢?問題看來簡單,要找到理直氣壯的答案,似乎並不容易。也許,由一個相關的問題著手,要清楚一些:普天之下,絕大部分的人都愛「錢」,為什麼?


談到「錢」,經濟學者當然有話說。任何一本《經濟學原理》裡,都詳細列舉貨幣的四大功能:錢是計數的單位,可以標示出1塊、2塊、3塊等。錢是交易的媒介,取代了以物易物的諸多不便。錢可以用來儲藏價值──番茄五天之後就腐壞,貨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要通貨膨脹不嚴重,嚙咬紙幣的蟲類不多。最後一點,錢是支付債務的工具;所以,交易毋需現買現賣,而可以先享受後付款。

然而,了解教科書裡四平八穩的定義,還是無法聯想錢為什麼如此重要。也許,先追本溯源,再回到當下,更能體會到貨幣的重要。

貨幣意味諸多限制

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裡,沒有現代的紙鈔硬幣,也沒有貝殼羽毛等等原始貨幣。人們打漁狩獵為生,生活裡最重要的,是謀生的工具,弓箭刀矢之類。對人們而言,不只是帝力於我何有哉,貨幣也是如此──貨幣無關生存繁衍,也無關生活起居,何必重視!


相形之下,現代生活裡,貨幣的身影幾乎無所不在。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貨幣隱含著行為上的「可能性」,也意味著諸多的「限制」:有了貨幣,可以買食物玩具、汽車洋房等等;無論是必需品或奢侈品,有錢才能享受。另一方面,每個人大概多少都有類似的經驗:口袋裡硬幣剛好差一兩塊錢,所以買不了礦泉水或上不了公車;不得不先換錢或提錢,折騰之後才動得了身。而且,看到媒體上無所不在的名車豪宅等等,更能體會到自己阮囊的羞澀。因此,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之後,慢慢雕塑出人們對於錢的概念。和其他東西相比,貨幣的地位獨特而無與倫比。對於貨幣,人們幾乎已經形成一種本能般的反應──只要涉及錢,潛意識立刻啟動因應的機制。或者小心守護,避免減損;或者勉力爭取,希望增添!

社會問題離不開財

由這種角度考量,或許可以解釋許多常見的現象:在餐館裡點菜、或在超市買東西時,往往盯著價格看;即使價格之間的差別,遠遠比不上口味差別來得重要。親兄弟明算帳,即使手足之情無可替代。笑貧不笑娼,因為娼所代表的可能是服飾光鮮、手頭闊綽;安貧樂道是一種價值,卻不容易長久堅持。還有,很多時候,為了數額不大的金錢,往往啟動生理心理大規模的反應;金額大小和反應強弱,經常不成比例──社會新聞裡,很多鬥毆兇殺的原因,是為了微不足道的金錢!


由貨幣的性質,可以了解金錢的重要;而金錢和財富,只是一線之隔:金錢累積之後,就是財富。因此,追根究柢,人會為財而死,是因為貨幣╱金錢╱財富的特殊性。由演化的角度著眼,貨幣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有了貨幣之後,大幅地擴充了經濟活動的空間。人類文明的進展,直接間接都和貨幣有關。然而,由貨幣所衍生出的財富,卻悄然無息地帶來新的問題。

人為財死,大概就是這些問題比較極端的註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