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013

美國的春節格外親

英國金融時報 艾若誠

離今年的小鎮春節晚會還有兩周,自己就不由自主地開始春節倒計時,和小時候盼過年的心情一樣。孩子去春晚的衣服也早早備好了。六歲的女兒會穿一套彞族的民族服裝,兩歲的兒子就穿爺爺奶奶給買的長袍馬褂。我們這邊沒有過春節的大環境,但華人的小社區節慶氣氛特別濃厚。那份熱鬧勁和我剛來美國的第一個春節,真是鮮明的對比。

十年前的11月底第一次來美國,還處在來到新環境的種種新奇和不適應中,不知道自己已經置身於美國每年最大的節慶中。糊里糊塗隨大流地過了感恩節,然後就是美國最隆重的聖誕和新年。接著,悄無聲息地,春節到了。

身邊都是剛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大家都覺得語言關和課業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都知道我們的春節來了,但過節的心都淡了許多。大學所在的城市裡家家戶戶已經撤去了聖誕新年搭掛起來的彩燈。春節到了,也沒有什麽假期,日子還是平常的過法。

倒是義務和我們練英語口語的兩位美國老太太有心,說你們的春節要到了,能不能下周給大家講講這個節日?我答應地很爽快,回去就在網上查起了春節種種。忽然發現, 對這個從小到大隆重慶祝的節日,我其實知之甚少,原來“年”是這麽回事,原來各地慶祝習俗如此不同,好多典故對我都很新鮮。等我把國內春節習俗一點點收集起來,心裡也不覺暖和起來。然而,走出圖書館,看到校園里一如尋常的忙碌的人流,想到春節在這里是如此波瀾不驚地存在,我第一次哭了。
來美國主要是為了陪老公讀書,曾以為有他的地方就是我的家。然而在美第一個春節,那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感,是卿卿我我的小溫暖怎麽也沖不掉的。

來美多年,對春節的認同是血液里的。不管外界環境節日氣氛如何稀薄,春節總給我們特別的觸動。認識的中國人,沒有不過春節的。因為除夕春節打回中國的電話線路特別忙,我們往往節前兩周就開始給國內的父母朋友打電話拜年。忙的時候,哪怕看一個碟、加一個菜、煮一包冷凍水餃,春節總是要小小過一下。大家都不忙的時候,就湊在一起聚餐,包餃子,看錄下來的央視春晚。在學校時,中國學生會總會為春節安排特別活動。

三年前和家人在一個美國小鎮安居下來,發現這兒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聲有色。這里有個很大的科研中心,加上周邊的服務性分支機構,集中了200多家華人家庭,歡度春節是當地華人駐美協會(簡稱華美協會)的年度大事之一。每年協會都要包下當地的小禮堂,開我們華人自己的春節晚會。節目往往提前兩個月就開始籌備。大人的節目是自薦與推薦結合。小孩子的節目是家長報名,再由志願者統一把報名者組織起來編排節目。今年來報名春晚演出的小孩子多到不得不租場地來排演節目。本著重在參與的精神,基本家家有人出場表演。我曾濫竽充數地湊在一幫孩子里上臺表演過小提琴協奏曲,女兒也在某年的舞臺劇中演過兩分鐘沒台詞的“匪兵甲”角色。實在沒有什麽才藝或者不肯上臺的,也願意跑龍套,拉大幕,管音響,做幕後服務。雖然演出質量和央視春晚還有差距,但臺上演出的是自己的家人、孩子、朋友、同事、或者朋友的朋友,大家看起來就津津有味。知道我們有春晚的有些當地美國人也會拖家帶口來湊個熱鬧,讓孩子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

小鎮的春節晚會也是民族服裝表演的盛會,你可以在人群里發現各色各款的中國傳統服裝,老人孩子們穿得尤其喜慶,他們也是最喜歡過春節的一群。孩子高興他們比美國小朋友多了一個節日,可以唱唱跳跳,吃好東西,晚點睡覺。老人喜歡春晚的理由就更多了,最主要的是春晚的那份熱鬧勁。在美國生活的中國老人還是相當寂寞的。許多老年人不會講英文,不會開車,社交圈比較狹窄。含飴弄孫的樂趣以外,生活中的驚喜很有限。因此春節這種傳統節日總是讓他們精神一振,有了份文化上的歸屬感和和家歡慶的欣慰。我母親呆在這里的大半年裡,春節節慶就是她特別喜歡的活動之一。對我們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一代來說,過春節是傳統,是習慣,也是文化的傳承。我希望自己的孩子瞭解熱愛中國,為自己的華人身份驕傲,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從歡慶春節開始,來體驗中國文化的豐富。因為中國人和春節是如此密不可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