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13

Mooc:新型的網上大學

英國《金融時報》巴特農集團 卡蘭•凱莫卡
自2011年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首次推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以來,這種依托互聯網的課程已遍地開花,吸引了數百萬用戶。Mooc的最大供應商Coursera、Udemy、Udacity和EdX均免費提供來自高校的課程。這些在線課程經常能吸引幾十萬名學生一起學習。但在Mocc真正開始興起僅一年後,用戶增速便開始放慢。這種課程原本有望真正瓦解已有數百年歷史的高等教育行業。

在今年5月之前,Mooc訪客數量增長迅速。但此後,形勢明顯變得不那麽樂觀了。過去一個季度里,美國Mooc供應商的訪客數量增長陷入停滯或者增速減慢。這種情況通常可以用教育行業普遍的“夏季蕭條”(summer slump)來解釋。但值得註意的是,這些主要供應商在那段時間補充了更多新課程、與更多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

然而,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出現了訪客數量增長減速的情況,這些例外可能會為Mooc市場可以如何發展支個招。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大型Mooc網站的現有訪客數據顯示,那9個月期間來自印度的訪客數量增長了一倍。印度的Mooc用戶數量眼下仍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即便如此,印度已然是美國以外最大的Mooc市場。並且,印度的寬帶普及率遠遠不及美國。印度基本是一個說英語的國家。該國的情況說明,如果有更多越南語、普通話、印尼語或葡萄牙語的課程,Mooc可能會在新興市場取得更大發展。

另外,印度人口中年輕人比例很高,該國的Mooc用戶中,年輕人比例高於其他國家、甚至占到絕大多數。數據顯示,在Mooc網站的印度訪客中,有超過80%的訪客年齡在34歲以下,而美國和歐洲訪客的年輕則比較平均地分佈在各個年齡段。印度訪客在Mooc網站上所花費的時間也是一般訪客的5倍。


為什麽這種情況會出現在印度?這或許是因為,印度的高校適齡學生數量為全球最高(9400萬,而且還在增加),但由於政府監管不力和腐敗,印度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數量都存在不足。印度的在校大學生人數為1700萬,其高校入學率在全球、乃至發展中國家中都是墊底的。

印度年輕人對Mooc的熱情表明,無論有沒有充足的高校錄取名額,他們都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沒有文憑的情況下,他們仍有如此強烈的願望去訪問Mooc網站。在線課程目前仍無法提供文憑。因此,印度年輕人學習Mooc,是僅僅為了理想(相當於翻閱誘人的大學目錄),抑或,如果加上有針對性的考評,能夠給學生帶來切實的好處(網站也能因此獲得回報)?

很多Mooc供應商已經開始將課程打包成大致相當於短期認證課的項目。高校對提供Mooc學位仍有疑慮,因為這可能侵蝕高校自己的付費課程市場。但這不會阻止印度等新興市場上雄心勃勃的教育供應商提供真實的文憑。

因此,在全世界大多數年輕人所在的新興市場上,Mooc事實上可能成為一股顛覆性潮流。印度本土的高校名額有限,但想進去的外國大學卻面臨種種障礙。那麽,何不通過Mooc、結合針對性評估,來開發印度市場呢?

盡管Mooc不太可能大大改變美國年輕人對讀大學的經濟考量,但在高等教育供給無法完全滿足需求的市場上,Mooc可能會發揮革命性作用。就像一些發展中國家跳過固話階段、直接進入了移動方案階段一樣,網絡公開課可能會幫助發展中國家跳過課堂授課式高等教育這個階段。大學或許也可從中獲得好處,因為對高等教育而言,財富可能真的蘊藏於財富金字塔底層(這種說法源於《金字塔底層的財富》(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書,指企業應該做窮人的生意,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幫助窮人改善生活——譯者註)。

本文作者是巴特農集團(The Parthenon Group)合夥人兼教育業務聯席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