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兒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大歷史系,後進入台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
印象中,似乎日本小孩都是吃好穿好、白白胖胖的(如圖右),可是,事實卻不是如此,日本有326萬學童是吃不飽的!別以為日劇阿信(圖左)那種苦日子的年代早已遠颺,其實她們還在!(民報合成自網路資料畫面)
現代小孩通常都不大會叫餓,不說「我餓了!」「我好餓!」以為像日本這樣的富國不會有孩子叫「我好餓!」但沒想到日本有326萬個孩子吃不飽,隨時都在叫餓;對許多孩子而言,學校營養午餐是一天裡唯一的一頓飯,甚至也有小孩跟街民一樣,常在便利商店的垃圾裡找東西吃!
5月5日在日本是兒童節,到5月11日都是「兒童福利週」許多家庭升起鯉魚旗來祈祝孩子們能鯉躍龍門,百貨公司、遊樂園、餐廳等都有父母或祖父母帶著孩子遊玩購物等,許多為孩子準備的活動熱鬧地在舉行;但幾家歡樂幾家愁,很意外地日本現在居然有很多小孩三餐吃不飽,每6個孩子就有一個孩子是生活在貧窮家庭裡,若是單親母子家庭還高達6成,孩子飽暖都有問題,填飽肚子不易,更遑論升學等。
日本的GDP長年在世界上都排名第2,現在也排名第3,很難想兒童貧困化,越來越嚴重。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2012年實績值是OECD(經際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中最為嚴重的,兒童相對貧困率高達16.3%,而若是單親家庭則高達55%,單親母子家庭更是超過6成.,許多慈善設施現在都拼命做飯給吃不飽的孩子吃,至少讓他們能填飽肚子。
兒童貧困化的基本原因是日本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成人窮人不斷增加, 2012年日本的相對貧困率達到16.1%,創下歷史新高;相對貧困率指的是收入低於國民收入平均水準值的一半(2012年為122萬日圓),貧窮成人多了,連帶也導致窮孩子越來越多。
日本孩子貧困化是在1985年突破10%,但長年放置沒對應,連續創新高,終於突破16%,窮到成為國際都嚇一大跳.;這些窮孩子,不但在小、中學裡,買不起文具、參考書,也付不出營養午飯費或修學旅行費,現在接受地方政府所謂「就學援助」的孩子多達15萬人,是15年前的2倍。
許多學校現在設有支援兒童的社會工作者,他們去跟窮困孩子的母親面談,才知道許多單親母子家庭沒領兒童扶養津貼,家裡水電遭停用,母子就在公園水龍頭取水煮飯、洗臉等,經協助後才開始領津貼,稍微解除危機;許多經濟貧困家庭本身也是資訊貧困家庭,因此日本現在也還有母子餓死事件發生,其中許多是因為母親是受到家暴逃出來,因此沒有去辦理戶口遷移登記,因此無法領津貼等。
日本貧困兒童跟美國等不大一樣,美國很多是因為父母不肯工作,但日本貧困兒童的雙親或單親大抵是拼命在工作的;有些單親家庭是1個媽媽帶2個孩子,非常吃力,在發薪日的前幾天,幾乎都連日晚餐都是飯糰,而且只有抹點鹽或放點醬菜而已。
許多孩子在寒暑假沒有營養午餐可吃,新學期去上學時,瘦了好幾圈;許多媽媽在離婚後才開始工作,像去從事照護等工作,即使擁有資格,但收入有限,支出房租及水電後,所剩有限,無法給孩子有吃飽的感覺,這些母親非常難過,覺得自己等於在虐待孩子,而且不知道這麼窮到底是不是真的所謂「自我責任」,總是自責讓孩子不幸生在如此窮的家庭裡。
兒童貧困不僅僅在溫飽上有問題,在教育等差距也越來越大,像日本全國上大學比率超過50%,但接受生活津貼的家庭則只有19%,因為教育程度不如人,找工作更難,而形成貧困的連鎖,窮孩子要邁進社會的就業的門越來越窄,導致所謂的「貧困的再生產」。
造成如此惡性循環的原因是長年支撐日本的終身雇用制度崩潰,職場上二分為正規與非正規的臨時僱佣型態,低收入的非正規勞動者日本全國超過2千萬人,佔了日本勞動者的4成,也因此日本生活困苦的家庭大為增加,因此要紓解兒童的貧困,必須從僱用狀態的改善做起,但安倍內閣為了讓企業能降低成本,而不斷放寬非正規雇用的限制,貧困家庭才會有增無減;此外這也是所得分配除了大問題,應該從稅制上來改善才行。
日本政府因為連續幾年成為國際笑話,才開始有點危機感,而在2014年1月開始時施行「兒童貧困對策推進法」,內容非常有限,主要追求短期效果而發給現金,雖然也打算引進無需償還的獎學金等,但因財政困難而作罷。
由於今年數字更難看,安倍在4月還表明要創設基金來改善兒童貧困化,主要從民間募款來調度財源,顯然安倍也覺得政府做的太不夠了,不過從民間募款,很容易受景氣左右。
日本也是常說「孩子是寶」「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但這些寶貝們卻連吃都吃不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