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13

女人天性也好鬥

紐約時報
人類女性的好鬥程度如何?30年前,人類學家薩拉·B·荷迪(Sarah B. Hrdy)在調查研究文獻時總結道:「女人天性中的競爭性還只是傳說和直觀的感覺,並未經過科學的證實。」

荷迪博士在介紹最近一期專就女性好鬥性做了研究專題的《自然科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時指出,從那之後,科學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她將數量「驚人」的新證據的出現歸功於研究技術的改進,以及在曾經一直是男性佔主導地位的科學領域裡,如今湧現了眾多的女性科學家。

對於任何曾經去過高中自助餐廳或單身酒吧的人而言,女性間的競爭顯而易見,但想要對它進行分析卻一直相當困難,因為它採取的方式往往比男性中的競爭更加微妙和間接(暴力成分也少得多)。於是,研究人員進行了更加密切的觀察,並提出,以「同性競爭」為主的因素造成了一種壓力,促使年輕女性感到她們必須在性舉止和外表方面達到某些標準。

以往人們一直對女性間的競爭持懷疑態度,這部分是源於對古代一夫多妻制社會中繁殖機率的進化分析。在上述社會中,有權有勢的男性佔有了多個妻子,害得另外一些男性不得不孤老終生。因此,男性們必需為了繁殖的機會相互競爭,而幾乎所有的女性都無需操這份心。

但即使在這些社會中,女性也並非只是被動地成為男性勝利者的戰利品。她們之間存在獨特的競爭動機:獲得更稱心如意的郎君,以及為子女爭取更多的資源。到了現代,人們大多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社會裡,大部分的女性與男性的繁殖機率都相同。實際上,在某些地方,譬如很多陰盛陽衰的大學校園,她們所面臨的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為了觀察女大學生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研究人員邀請她們來到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實驗室參加研究。表面上這是一場關於「女性間的友誼」的討論,但直到另一名年輕女子進入房間,並詢問該去哪裡尋找某一研究人員時,真正的實驗這才拉開序幕。

這名女子是由研究人員特拉西·瓦揚古(Tracy Vaillancourt)和安吉爾·夏爾馬(Aanchal Sharma)事先特意挑選的,因為她「體現了從進化學角度而言具有吸引力的素質」,意即:「較低的腰臀比,細膩的皮膚,豐滿的胸部。」有時她身着T恤和牛仔褲,在其他時候則穿着緊身低胸上衣和短裙。

研究人員暗中觀察並記錄了在她進入房間時和離開後學生們對她的反應。結果發現,在穿牛仔褲時,她很少引起注意,也沒有受到什麼負面的評論。但是,當她打扮火辣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表現出了敵意。

她們死死盯着她,上上下下評頭論足,擠眉弄眼,有時則毫不客氣地將怒氣發泄出來。一名學生充滿厭惡地問她:「什麼[髒話]玩意兒?」

但是,大部分的敵意在她離開房間之後才傾瀉而出。學生們嘲笑她並指摘她的動機。一位學生暗示她這樣花枝招展的是為了勾引教授上床。另一人則說,她的胸部簡直都「呼之欲出」了。

這項實驗的結果與其他證據一致表明,「下賤丫頭」這類刻薄的間接攻擊在少女和年輕女性中更為明顯,而較年長的婦女因為已經結婚,她們跟「競爭對手」過不去的動機相對就不那麼強烈。其他的研究也表明,少女或青年女子越有魅力,她就越容易成為同齡女伴的眾矢之的

「女性對他人的攻擊力其實不可小覷,在面對她們眼裡的對手時尤其如此,」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的心理學家瓦揚古博士說。「該研究還表明,壓抑女性性徵的未必是男性,更多的反而是女性所為。」

人們往往譴責男性喜歡給女性扣上水性楊花的污名(比如罵人是蕩婦),因為他們擁有達爾文主義的動機——要防止自己配偶的不忠行為。但同樣從達爾文主義來講,他們也具有完全相反的另一個動機——鼓勵其他女性在性生活方面更加開放。瓦揚古博士表示,該實驗和其他研究均表明,誣指女性濫交的大多還是女性

「沒有哪個男性不對性愛趨之若鶩,」她說,「因此,女性將其作為一種稀缺資源限制其『使用』後,就可以在相關的談判中保持優勢。而太容易讓男性得手的女性損害了該人群的這種主導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女性都認為那些一看就十分風騷的女人『尤其無法容忍』。」

間接敵意可從心理層面造成巨大的壓力,迫使受到排斥的女性去追求某些不可企及的標準,例如現代社會正風靡一時的「骨感美」。研究表明,女性眼裡的完美體形比正常水平要偏瘦——比男性心目中的理想體型也偏瘦。人們常常將這種壓力歸咎於雜誌和電視上的那些骨頭架子似的女明星,但克里斯托弗·J·弗格森(Christopher J. Ferguson)和其他研究人員則認為,這並非媒體形象的錯,而是女性之間相互攀比的結果

「在很大程度上,媒體只是反映了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社會中的潮流趨勢,而不會憑空創造它們,」斯泰森大學(Stetson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弗格森博士說。他發現,女性對自己身材的不滿與她們在家裡從電視上看到了什麼內容無關。同樣,她們在實驗室的實驗中觀看的電視節目也沒造成什麼差別:觀看《實習醫生成長記》(Scrubs)裡面身姿曼妙的女演員並不會比觀看《羅西尼》(Roseanne)裡面不那麼苗條的明星更容易引起她們的自卑感。

但他發現,當女性們將自己與社交圈的同齡女性拿來比較時,很容易會產生不快,甚至,即使是跟一名纖瘦的陌生女子共處一室也會造成這種陰影。譬如,在弗格森博士的一項實驗中,與隨意套了件寬鬆毛衣素麵朝天時相比,苗條的女助理在身着優雅職業套裝並略施粉黛時更容易讓女大學生們對她們自己的體型感到不滿。如果在場的還有一名風度翩翩的男性,她們的感覺還要更糟。

「在富裕的社會裡,人們共享着同一個生活環境,這使得女性之間的性競爭愈演愈烈,」弗格森博士說。

傳統小村莊里的少男少女早早就與鄰家的青梅竹馬締結婚約共度一生,現代社會裡的青年男女卻無須這樣匆忙,他們有很多的時間從茫茫人海里耐心尋找更心儀的愛人。結果就是引起了更加激烈的競爭——誰讓競爭對手也隨之增多了呢?至此,人們再也不會有任何的科學疑問:無論男女皆為愛而戰,而且,他們都勢在必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