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昨舉辦第二屆「科技學術諮議會」,探討台灣博士生數量與未來發展,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擔憂,按照趨勢,未來博士恐在十年後出現供給缺口,應積極引進外籍人才。但科技龍頭代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直指,「廣設大學是個錯誤政策!」台灣並不需要太多大學,而且「博士生不等於創新人才」!企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與培養多少博士生不相關。
產學落差 造成產業失衡
張忠謀說,「人才」是一切基本!早期台灣年輕人覺得,大學教育能擁有更好未來,但「幻想已破滅」,台灣目前的產業問題太嚴重了,產學落差造成失衡。
他強調,台灣並不需要一百多所大學,也不需要三、四十所研究型大學,而是需要更多的技職學校教育;台灣不需背誦式學習、考試,這些需要改變。
廣設大學 「錯誤政策」
朱敬一也強調廣設大學是錯誤政策,還有與會外國學者驚訝:「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就有一百多所大學?」比例驚人。但朱敬一也指出,高教的量要縮,但少子化、就業市場改變,教師年齡結構等因素,綜觀下來,十年後博士生的供給反將低於市場需求,恐出現人力缺口。
教育部長蔣偉寧則坦承博士與產業有著「學用落差」;但他指出,目前台灣博士畢業生約三千八百多人,但僅不到兩成投入企業研發,本土企業聘用博士意願不高,也會降低學生報名博士班的意願,將導致未來博士畢業人口大幅下降。
朱敬一另將議題引導到要引進外籍優異的人才來台,「要築巢引鳳!」認為東南亞等國家人才,是可爭取目標,希望加強台灣對外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不過,張忠謀直言,產業競爭力和未來十年會有多少博士生,完全不相關。台灣企業對研發的投資不夠,企業成長也降低,無法雇用更多博士生,因此造成不良循環。但他對博士生的創新力也不滿意。
張忠謀認為,有三項失衡問題,應該刻不容緩解決,包括產業找不到人才問題、不同領域的訓練與實務不盡相符,及年輕人的期望和事實有落差等。他建議應舉辦全國教育會議,讓企業、政府等機構討論,徹底改造台灣高教方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