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紀德
近日,台灣的食安風暴頻傳,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打開新聞版面,不外乎是鋪天蓋地的頂新劣油消息,不然就是頂新集團在中國投資的報導,筆者看到這裡,不禁贊同起柯文哲醫師之前所提的想法,儼然是一場「獵巫行動」的再現。
確實,靠劣質食品上市販售來牟取暴利的頂新集團固然可惡至極,背棄了消費者信任與託付的味全公司也罪無可諉,但筆者在這裡不禁想要提醒社會大眾,所謂「無良商人」的稱號,恐怕並沒有大家所認為得如此一成不變。
就在2011年塑化劑汙染事件爆發之初,各界除了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大受打擊之餘,更大聲疾呼是近30年來最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在那場事件中的無良商人象徵,正是昱伸香料公司與其負責人賴俊傑,而受害商家包含統一、比菲多等等知名廠商,也因此業績大受打擊,社會也發起拒買或拒用相關廠商的產品來進行抵制。
時隔3年多,台灣的食安風暴卻像點了鞭炮一樣,幾乎沒有停過。不管是政府強調修法重罰,抑或是提高檢舉獎金等等,我們卻在在見證了「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的道理,黑心商家層出不窮,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整個陷於食不安的恐懼之中,沒有絲毫改善的跡象。
為了平息社會的怒火,也為了彰顯媒體的正義,新聞媒體敬業的拿起乾草叉,代替這些無處發聲的憤怒民眾,扮起追殺這些黑心企業的角色。企業主本身過去的一言一行被重新放大檢視不說,連他們的捐款對象、私人交往過程都成為媒體批判的延伸,難道我們不該仔細想想,黑心企業主又不會寫在臉上這麼一個簡單明瞭的道理,現在卻沒有人可以明白。
更有甚者,對該企業產品全面的抵制,甚至對該企業勞工的批判與歧視,都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發酵。抵制產品或許是為了表達對黑心企業的憤怒,但筆者不禁想為因此飽受批評的勞工們請命,他們不過是生產鏈上枝微末節的服從者,為了微薄的薪水待遇努力討生活,也未曾因為主張販售黑心產品而獲得任何好處,遭受如此的待遇究竟何辜?而透過批判這些弱勢族群我們又能獲得甚麼樣的自我滿足?
我們除了批判黑心企業與個人,那政府呢?當政府讓民眾的怒火轉向企業與個人,政府本來應當負起責任來的身影,便可以從舞台上悄悄淡化,最後再以英雄似的回歸,空洞的宣示一些毫無作為的政策改革來華麗收場。但在這隱身之中,政府監督失能的責任,政府萎靡不振的態度,卻只會隱藏在舞台燈光照不見的暗處,繼續苟延殘喘得過且過,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黑心企業誠然可惡,但在風暴之後,只會換上另一身外衣,再次渾然不覺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但在這黎明晨曦中,乾草堆的餘燼裡,空洞的怒火之後,政府是否會擔負起應當的責任,為我們的生活安全把關,抑或是點燃下一個乾草堆的火苗,恐怕才是你我應當深思的議題。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