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2015

再見,台灣的偏差歷史教學。在網際網路普遍發達時代,過於片面、扭曲的官版華夏史觀詮釋,只要具備基本上網能力的小學生,就有能力指正官方說法誤謬或避重就輕之處,歷史虛構神話再也無法維繫。

炎炎夏日,高中歷史課綱爭議越演越烈。面對遍地烽火,馬政府與中國國民黨宣稱相關抗議係受在野黨蠱惑,該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甚至進一步錯以「中華民國課綱」與「台獨課綱」之爭定調。歷史再度反覆重演,這種廉價的詮釋方式與中國國民黨去年誤判「太陽花學運」如出一轍。一方面過度高估了民進黨左右當前公民團體與年輕學子的難耐,另一方面則忽略了台灣近20年來民主化後造成社會與教育文化的大環境變遷。

台灣在1990年代以後,「國家教育權」概念早已被學術界揚棄,取而代之的是「國民教育權」理念。教育基本法第6條明確揭示「中立原則」。由於國家被否認有將官定意識型態寫入教科書的資格,因此教育部統編本教科書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各民間出版社根據政府所定課綱,聘請專家編纂教科書,再由學校為單位選擇用書。教育自主權逐漸由國家下放到學校、教師手上。在此種教育權概念轉變下,有關歷史教學的本旨,理應由自己腳下的鄉土展開,由近而遠向鄰國進而向世界開展,這種「同心圓史觀/台灣中心史觀」,這是應可輕易瞭解的基本常識。

從1895年起算,在過去100年裡,前面50年日治時期,日本帝國政府以政治力將台灣北岸的日本歷史教育這個島嶼的人民。接著中國國民黨敗逃台灣後,又以政治力將台灣西岸的華夏歷史教育這個島嶼的人民。這種成王敗寇、由贏家掌握歷史詮釋權的現象在台灣反覆上演。由於在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下,台灣以「華夏中心史觀」的偏差歷史教學,造成超過60年來台灣學子對中國史如數家珍,對腳下台灣歷史卻理解淺薄的弔詭現象。這是台灣教育的悲哀,也是台灣民族共同的悲哀。

「華夏中心史觀」在兩蔣威權時代憑藉政治力、聯考制度與媒體高度管制而得以順利延續。所幸進入1990年代後,由於大中國史觀與台灣學子真實的生活經驗不符,早已歷經挑戰修正。從2007年9月開始,台灣歷史教科書開始以台灣學子的生長環境為出發點,將台灣史獨立成冊授課,形成教育內容的規畫以台灣為中心,再擴及中國、亞洲與全世界的同心圓史觀。相較於過去空虛飄渺的「華夏中心史觀」,這種翻轉符合學生現實生活現狀,與腳下土地緊密連結,想當然爾自然容易被人接受,發展至此,「台灣中心史觀」終究變成一股無法再被政治力量扭曲的時代浪潮。

2008年5月政權再輪替,馬政府縱使有意將歷史教育透過對中國史比重的增加而再向原本強調中國歷史的方向傾斜,然而既不可能一夕間將既定政策推翻,廢除已獨立成冊的台灣史,即便要將內容朝向兩蔣時期「復古式」的修正,但由於立基於同心圓理論的「台灣中心史觀」早已深入人心,中國國民黨誤判情勢,手法粗糙地挑動歷史課綱議題,終於招致學術界與青年學生反感,甚至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違法,演變成今日超過兩百所高中職學生串連反黑箱課綱,演變成今日遍地烽火、不可收拾的狼狽局面。

兩蔣時代,教育是建構中國認同的有效洗腦工具。但隨著時代推移與民主化進展,加上1949年隨中國國民黨來台的外省族群逐漸老邁凋零,在史觀的拔河賽裡,隨著時間推移,「台灣中心史觀」終究是獲勝的一方。尤其在網際網路普遍發達時代,過於片面、扭曲的官版華夏史觀詮釋,只要具備基本上網能力的小學生,就有能力指正官方說法誤謬或避重就輕之處,歷史虛構神話再也無法維繫。況且就人種結構而言,台灣還有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在人種分類與DNA排序上本來就不是所謂「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概念得以涵蓋。自民主化後,這類研究相當豐碩,更促成「華夏中心史觀」的崩解離析。

「民主化必定走向在地化」,只要台灣民主制度持續運作,無論政黨如何更迭,歷史教育只會持續以「同心圓」史觀為中心,以台灣為本位對外開展,毫無逆轉的可能。未來中國如何精準且正確判斷情勢,在尊重彼此差異、互利共榮基礎上,務實地學習與無法逆轉的台灣本土意識和平共處,這點恐怕值得北京當局審慎思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