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2012

欲借汝頭以示眾耳

王道還

退休公教人員的待遇又縮水了。台灣再度證明民主是改變世界最便宜的手段,因為民主制度的核心不過是數人頭罷了。退休公教人員只有四十二萬三千多人,而藍營今年初的大選大贏了八十萬票,就算那些退休人員全倒戈,照贏。至於綠營,則著眼於據說數量高達九百萬的勞工朋友。有了九百萬鐵票,什麼選舉贏不了?建立勞工國都不是夢想。

藍綠的政治算盤,甚至符合二○○五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謝陵(Thomas C. Schelling)的「大數法則」。

二○○六年謝陵發表的「大數法則」,針對的是一個難題,與「鐵達尼號」乘客在船沉之際面臨的極為類似:災難發生了,而逃生設備有限,如何決定誰該獲救?謝陵設想的情境中,在生死關頭等待救援的人至少有兩群,一群人多,一群人少。因不可抗拒的現實因素,只救得了其中一群,那一群?

謝陵認為,我們應該事先制定一個規則,免得臨事猶疑、天人交戰。這個規則必須適用於任何災變,不論肇因(沉船、墜機、高鐵出軌、連環車禍、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也不論待援群體包括什麼人(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外國人等)。

謝陵主張:我們應該救人多的那一群。他認為大家會一致接受這個「大數法則」,理由有二,都是運用統計學的大數法則。第一個理由針對小我、動之以利:我們自己、家人或最關心的人,最可能現身於人多的那一群。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當然要選擇人多的那一群。第二個理由冠冕堂皇,以大我之名、說之以理:群體越大,越可能包括對社會有用之人。

謝陵的大數法則,是「思想實驗」的產物。世上沒有一個國家將這個法則納入救難準則。謝陵提出大數法則,目的在協助解決實務。要是發生了災難,我們陷入類似鐵達尼號的情境,該怎麼辦?他認為,那時我們應該自問:要是我們必須為那個情境擬定一個普遍適用的規則,那會是什麼?

用不著說,謝陵的思想實驗就是為那個情境而構思的。答案很清楚:我們應該接受大數法則。

不過,謝陵提醒我們,制定規則的目的,不只是為了不測風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規則的首要功能是影響行為。那麼謝陵的大數法則能不能誘導合宜的行為呢?

可以。大數法則提醒我們:與多數人站在一起,就算天有不測風雲,仍有機會逃過一劫。這種從眾心理是維繫社會的重要力量。大數法則也讓我們產生風險意識:加入的群體越小,風險越高——無論因為受到小眾吸引,情難自已;還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

政治人物假借大數法則,削減退休人員待遇、平息民怨,是想鼓勵什麼樣的行為呢?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