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對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抨擊台韓匯差過大,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日昨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匯率是一種價格,價格係由供需決定」、「匯率,不能只考慮個別產業」。這樣的對話固然反映出產業界和貨幣主管機關之間,對於新台幣現有匯率水準的不同看法,但是若考量當前面臨的全球經濟變數,以及陷入泥沼的台灣經濟情勢,我們認為如何在尊重市場機制的同時,兼顧產業出口的匯率條件需求,恐怕是央行必須思考的課題。
整體而言,台灣產業界的經營環境,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就變得更加嚴峻。一方面由於全球經濟走緩,國際貿易成長減弱,擠壓台灣整體出口成長空間;二方面由於美國聯準會在2008年12月到2011年6月期間,總計推出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大規模收購總金額達2.3兆美元的債券,向市場注資,加上亞洲國家總體經濟及出口數據亮麗,促使亞洲貨幣呈現全面升值走勢。
對台灣產業而言,在整體經濟及出口表現良好時,新台幣升值固然造成出口報價上之不利影響,但是收入之成長,使其仍能維持一定利潤。例如,2010年由於全球景氣復甦,帶動國內外需求活絡及投資增加,加上兩岸經貿逐漸活絡,當年出口成長率高達34.8%,相對新台幣升值幅度也高達5.5%;由於經濟景氣保持穩定成長,雖然多數產業處於「微利時代」,但是仍有一定的承受力。
然而,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隨著歐美國家債臺高築、失業改善遲緩、金融體系脆弱及整頓財政削減需求,凡此在在持續干擾市場信心;加上新興國家受外部環境影響成長減速,中國大陸經濟也明顯降溫,台灣產業的出口面對更嚴厲的挑戰。
特別是今年9月以來,受到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及美國宣布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加上美國舉行總統大選的政經因素影響,已經導致國際熱錢往亞洲新興市場流動,亞洲貨幣升勢表現強勁,人民幣中間價再度突破6.3元,其他韓元、新幣、新台幣、泰銖等亞洲貨幣,也都持續升值格局。就台灣而言,熱錢匯入大幅推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其對產業出口競爭力造成的衝擊,尤其為產業界所關切。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紡織業、塑化業、機械業、金屬製品業、運輸工具業和平面顯示等產業,與南韓的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質價比」(品質與價格之比率)接近,因而一向存在著競爭關係。在這種競爭關係下,通常只要是南韓廠商在產品報價上比相競爭的台灣廠商提供更有利的價格,即可搶走台灣廠商之客戶。在此情況之下,也難怪張忠謀董事長要抱怨:「近五年來韓元、新台幣兌美元匯差近30%,大舉降低台灣廠商出口競爭力」。
當然,彭總裁在回應時,強調「匯率,不能只考慮個別產業」與「匯率大幅貶值,會擴大國內物價的漲幅,減弱社會大眾薪資所得的購買力」,凸顯出中央銀行重視總體經濟發展與維護民生物價的用心。惟不能忽視的是,當前在國際熱錢往亞洲新興市場流動的趨勢之下,若政府任由「市場供需決定匯率」,則可能造成未來進一步新台幣升值壓力。該壓力對於類似台積電之大型企業而言,因為平時已熟悉匯率避險操作,除非新台幣短期急升,否則這種類型企業仍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吸收匯損波動。但是,對於多數以外銷導向為主的中小企業而言,因為欠缺避險能力,其所受之考驗相對更為嚴峻。
事實上,最近幾年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台灣的經濟成長已轉為更依賴出口。根據經建會估計,2010至2012年「外需」對台灣經濟成長之貢獻高達49.3%,在此情況之下,實不能忽略新台幣升值對台灣產品與競爭者之間,在海外市場之競爭消長態勢造成的影響。過度升值不僅將直接侵蝕外銷產業出口利潤,也將波及經濟成長、所得與就業機會之創造。
過去彭淮南總裁依據「柳樹理論」,維持新台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對於台灣經濟穩健發展,確實發揮極大貢獻。但是對台灣這樣的小型經濟體而言,由於歐元區債信危機長期未能解決,未來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台灣外需成長之衝擊,將更為顯著。因此,我們期盼央行能在尊重市場機制的同時,更加善用「柳樹理論」,以更具有彈性的匯率,為台灣產業出口競爭提供有利的條件,以因應未來益發嚴峻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