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銘
說起台灣企業的絕技,追求效率絕對是兵器譜排行第一。商業雜誌裡的老闆們,只要提到「如何提升營運效率?」各個都眼神發亮、眉飛色舞。我們怎麼縮短交期、降低庫存、提高良率、流程標準化還能客製化、就算顧客需求改變也能馬上配合……這些往往是老闆訪談中最精采的部分,也是許多上班族每天都在努力從事的工作。
只是當換個話題,談到創新,老闆們的神情就轉為嚴肅:「創新非常重要,所以……」談話後面通常是一些策略性的開示,缺乏實際的例子,表情也失去述說一件「我們做得很棒、好想告訴你的事情」那種興奮的神情。若是問到普通上班族,大家也只會說:「每天都忙不過來了,誰還有空創什麼新?」
一味追求效率,退潮時卻在裸泳
創新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書裡都有寫);不過創新是不是有比提升效率還重要?很多人大概會語帶保留。我們很矛盾,大家最推崇的商業故事,是蘋果賈伯斯、Google、臉書、台積電這些「改變規則的創新」(他們也賺走市場上大部分的錢),但我們不敢或不認為自己應該創新。因為那些故事沒辦法標準化、流程化、經驗不能複製,嘴巴說說可以、最好不要學。我們還是保險一點反求諸己,更努力、更認真、把營運效率更提升,這樣也可以賺錢。
景氣好的時候這種策略沒問題,但隨著景氣變差,我們「追求效率」的理念也開始出現一些偏差。大約十年前,台灣還有一些鼓吹創新、綠色、科技的氣氛,但是隨著GDP愈趴愈低,企業策略也愈來愈保守。公司毛利下降,老闆就把成本抓得愈緊,所有不能即刻提高效率、加強競爭力的事情,我們都要暫且忘記。
所以上班族薪資愈來愈低、工時愈來愈長、新聞報導開始教訓年輕人不夠努力、因為沒有不景氣,只有(你們)不爭氣。甚至一些無良廠商把成本轉嫁給污染環境,把溪流搞到日月無光,部長還會出來緩頰「不要讓投資環境失去競爭力」,商業大老還會出來捍衛「恐怕GDP會降低」。退潮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慢慢脫下泳褲在裸泳。
商業市場前進的力量,始終來自「創新」而不是「效率」;經濟成長的要素是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口中的「企業家精神」、「創造性破壞」,而不是古典經濟的「價格競爭」。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企業有兩大功能:創新與行銷。效率還排不上榜。提升營運效率並非不重要,但顯然也沒有那麼重要,一味壓低價格和成本是惡性循環,這道理大家都懂,但為什麼創新還是這麼難?
原因也許在於,追求效率和追求創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忍受「沒效率」,才能「有創新」
創新來自於多餘和過剩、失敗和浪費(每天都忙不過來的人,是不可能有創新點子的),能夠鼓勵成員有自己的想法、歡迎挑戰權威、容許甚至獎勵失敗的組織,才是最能創新的公司。創新的確不可預期、無法管理(什麼「系統性的創新」「有效率的創新」都是假象),它基本上是統計遊戲,把賭注下在愈多個點子上,才愈有實現的機率。「沒效率」對創新來說極其重要。
追求效率極大化的公司,總是要把錯誤減到最少、懲罰犯錯的人,喜歡組織成員有共同的目標(而不是異議),推崇標準化的流程、可複製的成功,最好花的每一毛錢都要看到效果、每次投資都要萬無一失。高舉「獲利至上」的大義名分,把一切可能的多餘減到最小。如果讓效率極大化的公司來設計人體,大概只會保留一隻眼睛、一隻手、一個肺,然後想辦法把腎臟外包給大陸、認為膽囊的表現不符KPI,值得憂慮。
創新點子當然不是每個都能賺錢,少數成功、大多數失敗是常態。然而不肯忍受沒效率,不願勇敢創新的公司,其實只是冒著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風險,等著慢慢被淘汰出局。追求創新也許不是什麼穩定獲利的祕訣,但它卻是避免企業失敗的必要條件。老闆們,就請別再這麼效率至上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