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銘,不自由撰稿人
台灣社會有一種奇妙的國際化情結:如果你不出國,永遠不會是台灣之光。取得外國人的認證,是我們確定自己很厲害的重要途徑。
王建民、陳樹菊、吳寶春、謝淑薇被稱為「台灣之光」,因為他們取得了外國人──美國職棒、《時代雜誌》、法國世界麵包大賽,以及英國溫布頓網球賽的「認證」。在那之前,我們並不覺得他們很厲害;一旦被外國人肯定,我們就開始與有榮焉。
這種「外國認證」的情結還出現在很多領域。不管農人種的是香蕉還是稻米,養的是鰻魚還是吳郭魚,台灣人得意的不是兒女能吃到好東西,而是「阮這攏係做外銷ㄟ呢!」我們習慣把最好的產品賣給外國人(並且驕傲),次級品才留在台灣。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教育界,我們以孩子出國留學為傲,認為只在台灣念書、不會講英文的學生比較沒有競爭力。一旦年輕人出國留學的比例下降,不免挨一頓罵。
此外,我們也以「有沒有外銷競爭力」來判斷產業的發展性──如果你的產品不能賣給外國人(ps.其實限定西方人),大概就是二流角色,所以公司名最好掛上國際二字。宏達國際、泛博國際、晴佳國際、忠訓國際……從電子科技醫療生技顧問服務甚至債務處理公司,似乎名片上有個「國際」會比較好談生意。
我們的颱風要經過CNN報導,才會是「完美風暴」;總統要被《經濟學人》認證,才變成bumbler;我們不想看國內媒體的胡亂報導(即使是本土政治鬥爭),得等BBC的外電才一槌定音;我們的夜市要有外國人光臨,才是觀光景點;獨立書店要被外國人評選,才變成最美麗的風景;學術論文得刊登在英文期刊,才能獲得升級點數。
我們的島嶼挺自卑的,我們認為自己很小,不出國比賽、不把東西賣到國外、不被外國人喜歡,就無法生存。這種觀念不能說它錯,畢竟台灣50年來的經濟發展歷程,都是用便宜的勞動力、生產高品質的產品、賣給有錢的外國人、賺取外匯來發展。這是台灣過去在「這個全球化市場」上取得的位置,不過,未來呢?我們是不是還想繼續走這條路?
走過經濟起飛的上一代台灣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得了「島嶼狹隘症」,不再出國留學、不願到海外工作、太缺乏國際觀、英文說得不好、只剩下自我凝視。認為年輕人已沒有過去的「007皮箱精神」──那種連一句英文也不會講,就敢到全世界去開創市場的動力,因此打拚出經濟奇蹟。
但其實「007皮箱精神」恰是一個反證:因為過去「沒出國留學過、一句英文也不會講」的台灣人也能創造出經濟奇蹟,沒道理現在的年輕人非得出國留學、說一口好英文才有競爭力。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還「敢不敢闖」「想不想闖」,而不是留不留學、英文好不好。
不過,誰說敢闖的人一定要出去世界、想闖的人不能留在本土呢?出去闖世界的人可以是台灣之光,但這不代表不想出去闖的人,就是台灣之恥。
在「島嶼自卑症」的面前,台灣永遠比世界矮一截,不出國的是次級品、有外國認證才能放心。所以我們才會一面覺得「厲害的人就去國外學電影,留在台灣沒企圖心。」一面問「為什麼台灣拍不出《半澤直樹》?」我們一心看著廣大的全球市場,認為台中的宮原眼科不過丁點大,然後一邊反思「為什麼台灣沒有國外獨特的城市文化?」
把最高品質的香蕉(或者螺絲、手機、電腦)外銷給外國人賺取外匯,是台灣之光;開一家最高品質的咖啡店給周遭的人品嚐,卻是島嶼沉淪的徵兆。你認不認為這其中的差異,值得我們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