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13

台北人不要笑

馬英九說必要時可以把核電廠「摧毀」來避免輻射外洩,引起網友一陣哄笑。其實,台北市的人不該笑,新北市的人更加不該笑。因為,就算沒有核四,台北人還是得要問:如果核一、核二附近被迫要淨空卅公里,台北人要歷經什麼樣的傷害?台灣社會必須要付出多大的社會成本?我們真的受得了嗎?

福島事件後罹患癌症的人將會遠遠小於車諾比事件,是因為核災後剛好吹起一陣強勁的西風,把百分之八十的輻射塵給吹離了日本國境。即便如此幸運,還是得要淨空卅公里;如果核災發生時吹的是東北季風又剛好下雨,把輻射塵全部帶到地表,淨空範圍將會超過卅公里,甚至高達數百公里。

「淨空」說起來輕鬆,執行起來充滿各種的痛苦和難以想像的社會成本。可惜,不管擁核或反核的台北人,都很少認真地去了解一個值得關切的問題:從淨空範圍內被撤離的日本人,現在活得怎樣?

我看過一段福島事件周年的紀錄片,災區的老人們被安置在一個學校的體育館內,每個人一張草席大小的空間置放寢具和全部的家當。老人家起得早,四、五點就到體育館旁一塊狹小的空地上做早操,等著領早餐,更多的人則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一片茫然,無所事事。等吃過早餐,大家都沒事做,只能繼續等著領午餐和晚餐,一天內除了三餐之外無事可做,對人生失去了一切的期待與盼望。看著這一段紀錄片,我心裡回響著悲傷的聲音:「生命竟然就這樣地定格在三一一那一刻,再也無法前進了!」多麼殘忍的晚年?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我到災區去參與重建工作,超過一年,因此可以根據那個經驗去推想新北市淨空卅公里的可能後果。淨空卅公里將會必須撤離數十萬至上百萬人口,新北市政府有能力調度足夠的車輛來執行這工作嗎?九二一可以原地重建,核災後卻必須要異地重建,捨棄原有的土地產權和人際網絡,難度更高。藍綠政府在九二一的災後重建表現得荒腔走板,台灣政府真有能力執行難度更高的撤離與重建嗎?

年輕的父母將會被迫遠離新北市,到全台各地去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歷經數年失業的痛苦,甚至從此失業,以致夫妻生活憂苦,孩子也無法安心就學。尤其在全球景氣低迷而台灣經濟欲振乏力的時局裏,有幾人能幸運地找到新的工作?會不會排擠別人的工作機會,甚至因而被人排擠?

此外,新北市大多數家庭都收入微薄,到了新的城市必須要買房屋,還同時要繼續繳納淨空區內那棟房子的房貸,並且同時面對失業之苦,猶如當年九二一災區的災民。政府要編列預算來幫他們?還是要靠台灣社會募款?老人家為了避免給年輕人額外的負擔,會像福島紀錄片裡的老人一樣,留在家鄉,忍受與親人分離的孤寂,沒有希望地永遠活在三一一那一刻裡。

福島事件之後許多老人看不到人生的下一步,因而自殺。很多年輕男女被取消婚約,只因為擔心他們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不正常。社會充滿對福島人的歧視,這種事會不會發生在台灣?

認真想一想這樣的情景,台北人還笑得出來嗎?假如節能減碳就能化解缺電的憂慮,我們又憑什麼叫別人去承擔這樣的風險?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