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銘,不自由撰稿人
台灣經濟社會近來面臨「實質薪資倒退16年」、「大學生起薪22K」等困境。許多論述把矛頭指向這一代年輕人「不夠努力、沒有競爭力」,偶爾還夾雜「年輕人已被中國、韓國(或其他某國人)比下去」的批評。
社會賢達們說「政府沒欠你一個工作」、「別讓前人熱血白流」,並且建議年輕人「求職別計較多少K」、「再吵連15K都沒有」……大致可以歸納成「我們以前多苦多難、你們現在多混多懶」,並且苦口婆心地希望年輕人停止抱怨、重拾往日的打拚精神。
這些論點告訴我們,首先在求學階段就要多努力(不要蹺課、不要一直上網),畢業後求職別太計較薪資,應徵到一個工作之後,就在工作崗位上用認真努力(別太計較生活品質,因為我們以前比你們更慘)來爭取提高薪資的機會……
未來60%的工作還沒出現,等你發明
我們相信前輩們的立意良善,是以親身經驗來建議年輕人「如何找到好工作」。但問題是,如果未來年輕人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過去沒有、現在也還沒出現的(當然,前輩們也沒經歷過),那聽他們的建議還有沒有用?如果未來的職場不會再像30年前,那我們繼續用過去的打拚模式來努力,還有沒有效果?
根據英國創意文化與教育中心(Creativity Culture & Education,CCE)針對2500多所學校的研究估計,目前還在求學的孩子,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有60%還沒有被發明。而《世界是平的》作者Thomas Friedman也在《紐約時報》的專欄寫道,「上一代中產階級賴以維持的東西──中等技能拿高薪──已經變得愈來愈不可能,……現在只有高等技能可以拿到高等薪水。所有中產階級工作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提升、淘汰或降級了。」
也就是說「現在好好念書考大學,以後自然會有好工作等你」的世界即將不存在,即使你學到了上一代能領高薪的中等技能,以後也領不到高薪。未來不會有好工作給你應徵(因為最好的工作根本還沒出現),除非你自己創造一個好工作。
年輕人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可能是我們對於「找工作」的想像太簡單了。上一代人還在建議我們「應徵的技巧」(溫良恭儉讓),如何「在一個工作裡努力打拚」(用30年前的方式),要求你要把自己塞進一個「現有工作」的框架中,努力去符合它的需求。所以我們會聽到某些血汗企業家理直氣壯地說:「我創造就業機會給你,你應該感謝我、少抱怨!」但對未來的年輕人來說,「創造自己的工作」的能力,要比「應徵一個現有工作」更為重要。
上一代的老人對新一代的年輕人總像在雞同鴨講,可能有部分原因在於,年輕人已經慢慢察覺過去的經驗不再管用。與其把自己「硬塞進一個現有工作的框架中,發揮工作熱情」,我們更需要「把自己的熱情做成一份工作」,才能開創更多機會,而這也是未來更需要的能力。如果把大部分力氣用在迎合過去,那誰來開創60%還沒被發明的工作?
找老闆不如找客戶;找工作不如創造工作
過去,學校是唯一學得到知識的地方(所以難得借到一本原文書當然會很珍惜),但現在只要上網就可以學到知識(當然你要有區分真假資訊的能力),你能用自己知道的東西「去做點什麼」,遠比你知道什麼更重要。想「創造自己的工作」,比起乖乖聽話,你更需要好奇、固執、願意冒險的心。賈伯斯所說的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也沒什麼謙虛的意思,反而更像魯莽、自大、飢渴、呆呆向前衝、相信未來會有好結果。
在主流商業雜誌裡被吹捧的Google、Youtube、facebook……哪個不是「上網」搞出來的?從「我想找到知識」、「我想跟同伴分享影片」、「我想認識正妹」的欲望,也可以創造出過去完全沒有的就業機會。那些「我們過去很用功,反觀年輕人只愛上網」論述的問題是,一面說學生上網都在搞一些不相關、不入流的資訊,然後一面問為什麼台灣沒有facebook創業家?(更何況你要怎麼判斷哪些資訊才夠入流?哪些知識才和未來就業足夠相關?)
Thomas Friedman說:「我這一代人挺好混的,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將來我們的孩子,要更需要『發明』一份工作。」
商業思想家Charles Handy說:「我小孩畢業時,我會建議他們去找客戶,而不是找老闆。」
台灣的社會賢達卻還在告訴孩子:「因為你們不像我們以前那麼拚,所以沒有工作、薪水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