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書劍
政治聯姻到了攤牌時刻,還是利益總清算。親密關係雖然沒有單一形式,但在英國脫歐公投後,雙方若即若離的關係都將延續;離婚條件提出了,未來頂多只能依賴地理位置延續緣份。
站在英國立場,英國強盛時,歐陸是腹地,英國衰弱時,歐陸成了外患;歐洲大型戰爭,英國也大都未能置身事外。越過愛爾蘭,往西是一望無際、沒有阻礙的天涯,海水清澈湛藍,想像隨著強風奔馳;往東則是征服與臣服的流動版圖,是潛在的市場、合作的夥伴,以及衝突的來源。因著地理因素,歐陸是英國不能不加以抵禦與交往的對手。
英國在一九七三年加入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超過四十年的磨合,依然貌合神離,雙方關係並再度走到歷史分水嶺。六月廿三日英國將公投決定去留歐盟,僅剩不到三週時間,但結局依然難斷,包括政府在內辦理的各項民調均呈現拉鋸狀況,並有一至二成民眾還未決定。直接受影響的除了英國大眾,首當其衝的歐盟及全球金融市場也都屏息以待。
英國和歐陸打交道,一向是為了交易,而不是交心。交心憑感覺,愛恨情仇百般思量仍然糾結;交易有金額及數量,當放在天平上衡量時,給與取之間的計算,能夠秤斤論兩看分明。單純以財政收支為背景,英國每年淨貢獻數十億英鎊給歐盟;虧本生意一做數十年,當然是別有盤算。
歐盟廿八國形成人員、貨物自由移動的單一市場,國內生產毛額合計占全球四分之一左右,與美國相當,會員國間經濟利益錯綜複雜;且歐盟是有五億人口、平均每人GDP接近三萬歐元的富裕市場,更是英國大廠商一向垂涎欲滴的標的。經濟是脫離歐盟與否的決戰關鍵之一。
英國若公投脫離歐盟,必須議定與歐盟的新遊戲規則,並重新建立過去透過歐盟而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部分外交、經貿關係,短期內其國內將有較大動盪,且要面臨蘇格蘭揚言再度舉辦獨立公投的紛亂;而歐盟在失去經濟上第二大會員國,及重要的資金貢獻國後,也有骨牌效應的憂慮。
英國財政大臣四月提交國會的報告,就分析公投脫歐後英國與歐盟的經貿關係三種可能模式,包括加入挪威等國組成的歐洲經濟區域(European Economic Area)與歐盟維持較緊密關係、採用加拿大等國模式重新議定雙邊協議,或是單純的採用世貿組織(WTO)關係,不管那一種,雙邊經貿關係都將降級,也不一定能排除歐盟法規的干擾,且經濟都將受創。
不過,離開歐盟並非脫離世界,也不是和歐盟切斷關係,更不同於突然宣戰的決裂,若公投脫歐,英國也將有序退出歐盟,雙方有至少二年時間合作謀求最有利的結果,且只要德、法穩住陣腳,歐盟依然能穩步向前。短暫震盪難免,但對經濟的長期影響,或許不如想像嚴重。
英國大公司希望留住進入歐盟的捷徑與利益,歐盟也承諾給予英國更自主的空間;然而,天平的傾斜,卻不是公投的唯一依據。一名大企業家的十億獲利,可能超過一萬商家的小額損失;集體經濟總量的正負,難以平均設算在個人身上。因此,領導者的理性與個人的選擇,可能對立衝突;而沒有感情的結合,無一致的認同感,也就只能由小市民的心理算計決定雙邊關係的波動與走向。
不變的目前是現實,變動的未來是想像;想像與現實的對決與妥協,將反映出英國人對歐盟的愛恨情仇,以及生活中的苦悶與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