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9月失業率為4.32%,比8月微降,其中青年(15至24歲)失業率相對於整體失業率的比率,今年前八個月平均已經來到2.92倍,而9月更一舉衝上3.14倍,記得前年大家還在爭論當時這項比率2.5倍是否偏高時,也不過1年多,便已突破3倍,這個比率不僅高於OECD國家平均,也高於亞洲各國,我國的青年失業問題十分嚴重,應有非常手段來徹底解決。
10月初世界銀行公布2013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億人處於失業狀態,其中約有7,500萬是25歲以下的青年;更駭人的是其報告指出有6.21億青年是處於「閒置(idle)」狀態,這些人既未在就學、受訓,也未就業,也沒有在找工作,簡單來說,這些青年幾乎不知該何去何從,而這數目幾乎是正在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青年人數的8倍以上。
就世界銀行的報告來看,全球閒置青年是失業青年的8倍,那國內情形呢?沒有資料、沒有調查研究,當然也就無從因應。我們更關心的是,那些已經失去信心退出勞動市場的閒置青年在哪裡?有多少?將來該怎麼辦?就合理推斷,可能超過全球平均倍數,也就是80萬以上,理由是,台灣青年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可能較其他國家來得嚴重,我們可以去看看全球青年相對該國平均失業率較高的國家,大部分其高等教育入學率,都是高於五成甚至六成以上,包括義大利、韓國、紐西蘭等,當然還有台灣;而德國及瑞士低失業國家的大學入學率則不到四成。
也就是,倘若以培養就業能力的角度來看,高於五成以上的大學入學率,不僅沒有必要,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當然,過去教育界一再強調教育不是職業訓練所,還擔負著人格養成的使命等,但結果呢?那些額外大學畢業生,本來有可能成為台灣各行各業的生力軍,結果卻成為國家潛在的負擔。現在,台灣高等教育教不出因應產業或市場需求的青年,已經是該改革的時候了,結果,反還希望透過廣收陸生來解決台灣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現象,這不是更廣泛誤人子弟嗎?
日本大學入學率近來也突破五成,但各大學從大三開始,便不斷告訴學生準備就業,而學生們也開始穿西裝著正式衣服到處面試,至畢業時,平均投遞的履歷表高達百封以上,日本的作法雖然誇張,那是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些畢業青年對國家是資產還是負債,就在那一兩年間決定了。也因此,日本對於失業青年也特別關注,投入經費,甚至瞭解其個別問題,以解決其就業困難。
台灣的青年就業問題相對嚴重多了,目前就靠青輔會從98年著手研議規劃,99年開始推動,協調教育部、經濟部、勞委會等7部會訂定「青年就業接軌方案」,據統計99年至100年,已協助就業、培訓及輔導多達309萬人次。說實話,如果這309萬人次的協助真有效,恐怕台灣所有的青年失業問題早已解決,顯然,台灣青年就業困難,不只是枝枝節節的技術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就業信心及心態的鬆動,而這與國家經濟發展願景、教育內容與心態及人才養成制度有著更大的關係。
目前經濟部所關心的是能否在3個月拿出經濟成績,教育部的施政重點在於說服各界同意12年國教,勞委會則正忙著在外勞問題上與財經部門拔河。而那份從101年開始實施,但連數據都未修正的第3次滾動修正「青年就業接軌方案」,也就不必期待了。但那些近百萬閒置及失業的青年該怎麼辦?更糟的是,制度不改,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閒置青年產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