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祥
《紐約時報》前發行人沙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近日去世,留給世人無與倫比的報人典範。
他最有名的,是刊登機密「五角大廈文件」,揭露美國捲入越戰經過,並打贏與尼克森政府纏訟到聯邦最高法院的官司,捍衛了新聞自由。他主持《時報》三十四年,帶領它從鉛字鑄版轉型數位化,打造了跨媒體集團,並知人善任,成就《時報》為全球最優質的報紙。
《時報》是家族經營,他認為辦新聞媒體必須賺錢,以充分編務投資,進行完整而積極的新聞報導,維護活絡且獨立的報格。在《時報》編輯部與業務部門發生歧見,他總支持編輯部。七○年代中期,《時報》擴增篇幅,他採編輯部推出「科學」單元而否決業務部「時尚」版面之議,後來個人電腦等科技產業興盛,《時報》業務大受其益,也加深他「編務主導」的信念。
《時報》言論以自由派著稱,他不顧報社內外反彈,延攬保守派大將沙懷爾(William Safire)寫專欄,以示平衡;專欄所在的「社論對頁」(OP-Ed)是《時報》所創,刊登言論外稿。他拒絕甘迺迪總統撤換派駐越南特派員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要求;哈伯斯坦報導越戰壞消息太多,為政府所不喜,哈伯斯坦與沙懷爾後來都得普立茲獎。
儘管報紙在數位時代面臨挑戰,沙茲伯格對優質報紙前景信心不減。他認為,網路上新聞雖多,但大多數人沒有能力、時間或興趣成為編採能手,因此,「買《時報》不是買新聞,而是買判斷」。
《時報》的大報風格,也表現在平實而專業處理沙茲伯格去世的「涉己新聞」。它的網路版放了一部敘述他一生的十四分半鐘影帶,新聞是「沙茲伯格 把《時報》帶向新時代的發行人 八十六歲去世」,另有以他名字縮寫「A.O.S.」為題的社論,論述他維護新聞自由的努力;所登載三篇紀念文字,由編採老同事所撰,沒有肉麻吹捧。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