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馬英九總統在國慶談話中,強調改善產業結構,產業必須走向更高附加價值,才能提高勞工薪資水準。這些話雖是老生常談了,卻是台灣當前不能稍微鬆懈的重要工作。近來全球經濟景氣持續不振,面對渾沌不明的產業景況,企業應思考如何在此低迷時期進行核心資源的盤點與整備,以待曙光出現時能夠重新出發。尤其台灣產業目前面臨的不僅是需求不足的問題,也遭遇到極致代工競爭模式所引發的供給過剩與價格競爭的微利議題。如何建構產業下一波競爭力,絕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
平實而言,台灣在技術研發及市場拓展能力上相對於先進國家仍有待強化,但新興國家強力競爭的追兵已至,在前後夾擊下如何定位與勝出,持續的提升硬體設計、生產管理及全球運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能耐,而若能進一步輔以逐漸成長的消費者創新需求定義能力,使台灣成為跨國品牌及成長中的網路巨擘之不可或缺的價值鏈夥伴,將是維持產業競爭優勢的基本要求。
其次,若要跳脫工業品牌及代工的侷限,從而邁入消費大眾品牌,除了技術不斷創新、產品品質確保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外,掌握特定廣大區域的消費市場才是關鍵。台灣由於內需市場不大,本土廠商也不易由國內跨越至國際市場,因而需要先在能見度高的廣大市場建立品牌形象,從而擴散至全球。對台灣廠商而言,特定廣大市場不一定是先進國家,成長中的新興市場反而更是可以考慮的標的。
事實上,韓國廠商如三星、LG等,便是從掌握南美、印度、東歐等地區崛起,逐步成為全球品牌大廠。而台灣以鄰近中國大陸之便,在語言與文化上有相對優勢,更應充分利用。加上現在許多新興國家正循著中國大陸的模式快速崛起,台灣業者在中國大陸的操作可視為其他新興市場的練兵場,加上若能與中國大陸龐大的用戶進行互動回饋,將可加速產品與服務的改善速度。尤其隨著大陸高科技產品市場的快速成長,特別是3~6級城市,甚至是農村城市,若能積極布局打好基礎,未來也有機會從鄉村反攻城市。
再者,從技術上而言,台灣應有更大的企圖心尋找產業藍海定位,建立自有架構能力,成為特定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即使短期內有其困難,也應有策略的加大力道參與或主導產業技術標準之產業聯盟或產學研發體系,以強化整體產業的技術能量。此外,因應台灣高科技產業較為缺乏軟體、系統及平台等領域之能力,同時又長期在國際標準制訂的舞台缺乏積極角色,業者除了自行投入以外,面對國際上林立的全球大廠,欲擺脫與中國的紅海競爭,搶占下一波數位化、網路化、IP化的數位匯流商機,也需從國際市場引進吸收相關能力。
最後,在基礎技術提升方面,政府除了鼓勵廠商投入研發之外,也應鼓勵台灣業者參與相關市場的研究活動,並前進跨國企業在歐、美、日等地的科技研發型基地,同步設立研發中心,並積極與相關海外研究機構或重點學術單位進行合作。
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如何在既有的硬體設計、工程、製造及全球運籌核心能耐持續深耕,並提升國際市場的品牌、行銷力,從而藉由國際的多元管道,發展國內產業對不同市場的技術規格、使用者行為之研發能量,進一步發展應用軟體、系統服務及平台等能力,產業結構才得以轉型,提升台灣高科技產業下一波戰場的決戰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