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12

郝譽翔:命運分叉的路口

十多年前的暑假,我到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人,除了埋首圖書館外,剩餘時間最愛拿張地鐵圖在紐約晃蕩,圖上縱橫交錯的路線,看似枯燥單調,卻很合我的胃口,有時我都不免懷疑自己的腦袋裡面也生了張地圖,血管就如鐵軌道路,規律交錯運行,毫不紊亂,所以才會一看到地圖就莫名興奮起來。但縱使如此,難免還是有出錯的時刻,明明已經去過哥倫比亞大學多次了,一不小心還是搭錯車,誰教明明是不同路線,不同車站,站名卻都叫做「116街」呢。我跳上地鐵,才驚覺不對,車廂內清一色是黑人臉孔,轟隆隆就直往哈林區駛去。

我打開地圖,發現哥大原來緊鄰哈林區,看起來也不過隔一條街,便心想下車後,硬著頭皮走過去便是。卻沒想從月台出站,竟要穿過一條黝黑漫長的地下隧道,裡面空無一人,我走得渾身發冷,後面忽傳來踢踏的腳步聲,越來越朝我逼近,我的雙腳不禁顫抖著,不由自主地就跑了起來,又怕暴露形跡,但就管不住自己的一雙腳,到後來,竟是連呼吸也不能地狂奔出地下道,看到陽光才敢抱著胸,大口地喘起氣來。

陽光下,街上空無行人,偶爾一輛車呼嘯而過,卻與我毫不相干。紅磚道旁的建築物牆面多畫滿了塗鴉,門口立著幾個黑人,叉著手,冷冷看我,像看闖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我這才第一次發現,自己的長相實在太過醒目,動作又慌張,手中的地圖比對來去,就是找不到哥大的方向,好不容易摸清了,往西去,卻沒想地圖上看來僅是一塊街區,來到現場,卻是一座高聳的山丘,路已封鎖。我頓時傻住,只得繞過大半哈林區,等到好不容易找到路,終於翻上那座丘頂的公園時,我早已雙腿發軟滿身汗濕。抬頭一看,忽然見到公園樹下一群青春的男男女女,個個皆是皮膚雪白粉嫩,碧眼紅唇,而他們身上皆穿著志工的背心,原來是一群剛進入哥大的新鮮人,正在公園撿拾垃圾作社區服務。

我做夢一般,從黑暗的哈林區出來,忽見到這群青春正盛,宛如波提切利畫中的金髮天使們,這群因得曼哈頓天時地利,日後多半成為華爾街精英的天之驕子。而哥大不僅學生漂亮,在草坪上打滾的松鼠,也都長得特別肥亮天真,就連陽光也變得柔和而且慷慨了,毫不保留地由天空灑下,彷彿灑成一條人生未來的康莊大道。為什麼哥大和哈林區在地圖上緊隔一線,孩子們的命運卻何其不同?我站在山丘的邊緣,就像站在命運分叉的路口,左與右,光明與黑暗的分裂處,但何者為惡?何者為善?我一時竟也不那麼確定起來。

作者簡介

郝譽翔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小說集《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戀安妮》、《逆旅》、《洗》、《幽冥物語》及散文集《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等多部著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