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2012

推動雙語政策促台灣邁向國際化


新加坡的治理,被譽為是亞洲的模範生,這個蕞爾小國,在側有強鄰之下,之所以不僅能夠生存壯大,而且得以躋身於世界高級俱樂部,具有諸多條件的配合;台灣與中國不少政治菁英醉心於所謂「開明專制」的統治之術,這是只見秋毫,不見輿薪,與若干相當的國家進行比較,不難找出箇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應當歸功於李光耀致力推動國際化並獲致成功,才是這個原本的小漁村得以徹底脫胎換骨、角逐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轉捩點。

最近,馬總統在一項國際研討會上特別舉出今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刊的「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的「政府效能」不及香港與新加坡,作為訓勉公務人員的指標;一個稱職的國家領導者,看到結果,必須找出原因,並且採取有效行動去解決問題,我們認為台灣整體國際化腳步不夠快速,是構成政府效能不彰的主要成因,而國內有研究單位甚至認為,公務人員的英語能力普遍較民間企業低落,這恐怕又是重中之重。

國際化未必是英語化,但是語言作為一個工具,在建構與國際社會交通與連結的需要上,英語卻是最基本的,這由香港與新加坡這兩個華人為主的社會皆以英語作為官方語,可以提供支撐的論據。香港、新加坡都是彈丸之地,缺乏大陸型國家自身即可形成內需市場的優勢,因此一定要想辦法向外發展,同時也要大量引進國際力量與文明進入,才能不斷淬煉出鑽石般的璀璨。香港作為英國百年殖民地的背景比較特殊,但新加坡「脫(脫離)亞入(進入)西」的故事則非常值得台灣咀嚼。

新加坡是個多元民族國家,語言的使用非常敏感,李光耀推動英語的步驟相當細膩,一九六五年新加坡獨立之初,他首先將英語引入學校華文、馬來文、但米爾文三大母語教學之中,宣布四大語言都是官方語言,遭遇人口佔八成的華文社群很大的挑戰,當時採華文教學的南洋大學甚至正面抵制,但是隨著李政府帶頭進行國際化的建設,英語教學的新加坡大學生畢業後明顯搶手,令南洋大學慢慢失去了競爭力,在水到渠成時,一九七五年南洋大學也改成了英語大學。接著,李光耀開始推動將全國的華文中小學也全改為英語教學,華語為第二語言,以向下扎根。但全面西化的過程中,李光耀在回憶錄中也指出,只懂自己的母語,新加坡無法生存,因為英語已經成為國際商業、外交和科技的語言,沒有英語,新加坡不會有今天的局面,然只懂英語,卻會讓新加坡人失去文化認同,從而失去自信,於是李光耀最後做出結論:雙語政策才是新加坡前進的最佳策略。

台灣要藉由國際化拓增更多的選擇機會,就必須提供國際人士來台更便利、友善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目前英語教育已經自國中向下延伸到國小教育,說明多數國人充分理解國際語言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否則有損個人競爭力與知識經濟的發展;但是,台灣出國留學人數逐年下降的頹勢未改,爭取外國優秀學生來台就讀的支票,也兌現不多,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警訊。

檢視政府作為發動機的角色,這些年來進步的速度更是相對遲緩,扁政府在二○○二年曾提出計畫在六年內讓英語成為準官方語言的構想,如今距離仍然遙遠;二○○八年馬政府上任後,願景更為宏大,但是英語在公務部門,現在只是考試時加考,以及在內部陞任評分標準中,加計英語權重計分,都是局部配套措施,政府本身全面的雙語化,至今慢如牛步,更未見階段性目標規劃,對於提升政府的國際化水準,實在雷大雨小,有欠決心。政府官員的腦袋與行動怠惰於做出調整,又如何寄望他們能做出建設台灣為國際島的施政呢?

一個總統,如果能在任上留下一件影響深遠的良政,就足以成就歷史定位,例如李光耀在半世紀前的向西走。對於馬英九來說,剩下的三年任期如果能從中國化的單一路徑中爬出,將台灣往國際化的步伐上向前推進一尺,那麼也將功德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