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12

飢餓使我成為一個對生命的體驗特別深刻的作家

莫言曾多次訪問台灣。寫作具「霸氣」的他,受訪時曾說自己成為作家後「不讀其他作家的作品」。但他出身軍旅,一九八○年代開始閱讀台灣朱西甯、司馬中原等「軍中作家」的作品,自謙是這些作家「寫作的後繼者」。

莫言比較兩岸文學時曾指出,文革造成中國文化的斷層,因此在語言、現代性和文學技巧方面,台灣都比中國成熟。但文革也成為莫言這一代作家寫作的源頭,文革帶來的「人在苦難中的命運感」,成為大陸文學的特色。

莫言成長於中國山東高密縣平安村。童年時家鄉遭自然災害,莫言經常得靠摘地上的野菜充饑。因為饑餓,莫言童年的志向便是當「一天能吃上三頓餃子的作家」。

飢餓使我成為一個對生命的體驗特別深刻的作家!」童年的饑餓經驗讓莫言的感官較常人更為敏銳、想像力更為豐富。他說,饑餓的歲月讓他「體察人性的複雜與單純」。莫言作品有許多關於饑餓的豐富描寫,莫言的文學甚至被稱為「饑餓的語言」。

文革是莫言作品重要的靈感來源。但他不從「文革的苦難」著手,卻從「文革的歡樂」切入,「我喜歡從歡樂寫苦難,用歡樂來解釋文革的苦難,構成高超的藝術手法」。「從歡樂寫苦難」也成為莫式語言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