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社論
最近喧騰的勞保年金和退休公務員慰問金議題,陳冲院長拍板定案,對弱勢者維持照顧,對勞工的退休權益以法律保證「政府負最終責任」,對不同職業階層的差別待遇也有所處理。這些都是對民意的明快回應,行政團隊拿出「做就對了」的成績,終於讓民眾「有感」!
馬總統要執政團隊拚有感,內閣上下忙得人仰馬翻,但民調打出的成績單很不好看。提升經濟動能本來就不是立竿見影之事,而政府官員被要求成立「臉書大軍」,又不免流於形式。加上先前還有一支突槌廣告引發輿論訕笑。這些不大不小的事一再挫傷政府形象,也表徵了政府目前的處境:大事做不成,小事卻常被一再放大,嚴重干擾政府施政。
政府為挽救形象而提出臉書大軍的構想,打算拚「粉絲」,但反而引起網友議論,媒體又正好報導了一則對比新聞:兩位官員深入夜市人潮,走進百貨特賣場所,擺攤推銷新政策,引人矚目;可惜,他們都不是台灣的政府官員,而是美國AIT的領務官,推銷給予台灣免簽的新業務。媒體讚美這些「外來的和尚」懂行銷,「美國人能,為何台灣不能」,更加凸顯台灣官方的拙於與民意溝通。
此刻的問題,的確不在於政府說什麼,而是要看政府能做什麼。這次的勞工與軍公教差別待遇的紛擾,幸好陳揆迅速出手,提出解決方案,證明了行政團隊承諾「做就對了」並非空言。老實說,此刻民眾的感受,希望看見的是政府的「行動」而非「宣傳」。馬總統自己基於選戰經驗,希望能深入群眾,不要陷入精英形象。他自己屢屢下鄉,選戰期間拎著米酒開講,都是出於這種認知。但如今要求政務官亦一同下鄉,而每位官員隨著主管業務及個人風格的不同,未必皆擅於此道,下鄉變得只是做做樣子,在媒體前「到此一遊」。這種做法,怎麼可能令民眾有感?
陳內閣兩項政策出手,民眾立刻有感,更對比出,原先構想官員於臉書找粉絲那種層次的表面功夫,不做也罷。希望執政團隊繼續往這樣的方向務實走下去,「做就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