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珍妮弗•休斯
對一個靠貿易起家的地區來說,貿易集團企業掌管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應該是意料中事。雖然初來乍到的游客不會立即發現這些企業影響甚廣,但這一點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明明白白地顯露出來。
以一趟短期旅行為例,並且只考慮三個比較知名的集團:怡和集團(Jardines)、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和太古(Swire Pacific)。比如說,你出差來到香港,入住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這是怡和集團旗下的。或許你是乘坐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的航班來的,而國泰航空隸屬太古旗下。吃完早飯後,或許你會到置地廣場(Landmark)開會——同樣屬於怡和集團旗下。隨後,在去往下一個地點赴約的途中,你可能會想起自己忘帶牙膏了,於是走進和記黃埔旗下的屈臣氏(Watson's)藥房買一支。午飯時間到了,你可能會來到太古旗下的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在某家酒店或餐館吃飯。在這一天中某個時候,你會覺得口渴,於是到怡和集團旗下的7-Eleven便利店買瓶水——你可能選太古旗下的飛雪(Bonaqua)瓶裝水,也可能選和記黃埔旗下的屈臣氏瓶裝水。你或許還在香港眾多豐澤(Fortress)商店中的一家看了看電子產品,而那也是和記黃埔旗下的連鎖店。
這些旗下擁有多個品牌的大型集團企業,以各種方式切實影響著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上述例子只反映了其中的幾種。事實上對香港形成雙頭壟斷的兩家超市,也分別隸屬和記黃埔和怡和集團旗下;與此同時,上述三家集團企業旗下都有許多高檔房產。眼下,這三家集團企業的活動正日益向中國內地和整個亞洲擴張。
得益於董事長、亞洲首富李嘉誠(Li Ka-shing)的影響力,和記黃埔的曝光率更高。和記黃埔旗下業務包括港口、地產、電信、基礎設施、能源以及零售,在資產交易方面也更為積極。
亞洲券商里昂證券(CLSA)的企業集團專家喬納森•加利根(Jonathan Galligan)說:“如果你把和記與怡和和太古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現,和記看上去總是更像一家資產交易商,這家公司的本質、它看待資產的方式,都體現出這一點。”
最近有傳言稱,和記黃埔有意撤離香港本土市場。今年夏季,它流露出賣掉旗下百佳連鎖超市(Parknshop)的想法,不過在10月放棄了出售計劃,以全面評估其零售業務。除目前正在中國內地迅速擴張的屈臣氏以外,和記黃埔旗下零售業務還包括英國的Superdrug和法國的Marionnaud。
加里根說:“怡和和太古青睞的方式是,投資一家企業、然後幫助它成長。比如說,它們會投資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和牛奶國際(Dairy Farm)(怡和旗下的子公司),然後看著自己投資的企業發展壯大。和記黃埔則不同,它對收購和出售整體業務的興趣同樣濃厚。”
上述三家集團企業旗下都有上市公司,但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興趣可能與這些公司龐大的規模和廣泛的業務範圍並不相稱。
例如,怡和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raits Times index)成分股,總權重占到該指數的14%。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由30只藍籌股組成。
但就該指數的平均交易量而言,這四隻股票僅占1%。無論交投多麽清淡,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分析師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基金公司持有最多的10大亞洲股票中,上述4家公司中有3家赫然在列,分別是:怡和策略控股(Jardine Strategic)、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和香港置地。
這意味著基金公司重金押註於怡和集團會有出色的業績表現。過去10年一直持有怡和集團股票的投資者,將獲得8倍的凈收益。。
同期投資於海峽時報指數所有成分股的資金只有翻倍的收益。
一名駐新加坡的分析師說:“人們的確喜歡這些股票。它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怡和的管理層乾得不錯。”
與此同時,自去年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五分之一的股份上市以來,投資者對太古公司的興趣有所減退。太古地產在香港擁有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和其他地標式開發項目。
上述三家集團在香港房地產市場上都仍有大量投資。在過去幾年裡,得益於美國的低利率以及中國崛起帶來的繁榮期,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創造了驚人的回報。
如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也準備逐步退出刺激性貨幣政策,因此,香港房地產市場可能難以再續過去那種繁榮。
不過,自19世紀創立以來,和記黃埔、怡和和太古在香港都一直保持活躍,期間經歷了多次戰爭、經濟蕭條期和繁榮期。
這些集團應該會繼續與它們仍在主導著的香港一起發展。
以一趟短期旅行為例,並且只考慮三個比較知名的集團:怡和集團(Jardines)、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和太古(Swire Pacific)。比如說,你出差來到香港,入住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這是怡和集團旗下的。或許你是乘坐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的航班來的,而國泰航空隸屬太古旗下。吃完早飯後,或許你會到置地廣場(Landmark)開會——同樣屬於怡和集團旗下。隨後,在去往下一個地點赴約的途中,你可能會想起自己忘帶牙膏了,於是走進和記黃埔旗下的屈臣氏(Watson's)藥房買一支。午飯時間到了,你可能會來到太古旗下的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在某家酒店或餐館吃飯。在這一天中某個時候,你會覺得口渴,於是到怡和集團旗下的7-Eleven便利店買瓶水——你可能選太古旗下的飛雪(Bonaqua)瓶裝水,也可能選和記黃埔旗下的屈臣氏瓶裝水。你或許還在香港眾多豐澤(Fortress)商店中的一家看了看電子產品,而那也是和記黃埔旗下的連鎖店。
這些旗下擁有多個品牌的大型集團企業,以各種方式切實影響著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上述例子只反映了其中的幾種。事實上對香港形成雙頭壟斷的兩家超市,也分別隸屬和記黃埔和怡和集團旗下;與此同時,上述三家集團企業旗下都有許多高檔房產。眼下,這三家集團企業的活動正日益向中國內地和整個亞洲擴張。
得益於董事長、亞洲首富李嘉誠(Li Ka-shing)的影響力,和記黃埔的曝光率更高。和記黃埔旗下業務包括港口、地產、電信、基礎設施、能源以及零售,在資產交易方面也更為積極。
亞洲券商里昂證券(CLSA)的企業集團專家喬納森•加利根(Jonathan Galligan)說:“如果你把和記與怡和和太古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現,和記看上去總是更像一家資產交易商,這家公司的本質、它看待資產的方式,都體現出這一點。”
最近有傳言稱,和記黃埔有意撤離香港本土市場。今年夏季,它流露出賣掉旗下百佳連鎖超市(Parknshop)的想法,不過在10月放棄了出售計劃,以全面評估其零售業務。除目前正在中國內地迅速擴張的屈臣氏以外,和記黃埔旗下零售業務還包括英國的Superdrug和法國的Marionnaud。
加里根說:“怡和和太古青睞的方式是,投資一家企業、然後幫助它成長。比如說,它們會投資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和牛奶國際(Dairy Farm)(怡和旗下的子公司),然後看著自己投資的企業發展壯大。和記黃埔則不同,它對收購和出售整體業務的興趣同樣濃厚。”
上述三家集團企業旗下都有上市公司,但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興趣可能與這些公司龐大的規模和廣泛的業務範圍並不相稱。
例如,怡和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raits Times index)成分股,總權重占到該指數的14%。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由30只藍籌股組成。
但就該指數的平均交易量而言,這四隻股票僅占1%。無論交投多麽清淡,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分析師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基金公司持有最多的10大亞洲股票中,上述4家公司中有3家赫然在列,分別是:怡和策略控股(Jardine Strategic)、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和香港置地。
這意味著基金公司重金押註於怡和集團會有出色的業績表現。過去10年一直持有怡和集團股票的投資者,將獲得8倍的凈收益。。
同期投資於海峽時報指數所有成分股的資金只有翻倍的收益。
一名駐新加坡的分析師說:“人們的確喜歡這些股票。它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怡和的管理層乾得不錯。”
與此同時,自去年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五分之一的股份上市以來,投資者對太古公司的興趣有所減退。太古地產在香港擁有太古廣場(Pacific Place)和其他地標式開發項目。
上述三家集團在香港房地產市場上都仍有大量投資。在過去幾年裡,得益於美國的低利率以及中國崛起帶來的繁榮期,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創造了驚人的回報。
如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也準備逐步退出刺激性貨幣政策,因此,香港房地產市場可能難以再續過去那種繁榮。
不過,自19世紀創立以來,和記黃埔、怡和和太古在香港都一直保持活躍,期間經歷了多次戰爭、經濟蕭條期和繁榮期。
這些集團應該會繼續與它們仍在主導著的香港一起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