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進口」外籍新娘說,引起軒然大波,不但婦運團體和外籍配偶極度憤怒,連柯市長的父母親都認為柯市長講錯話,應該道歉。我們無意再追打柯市長的失言,只是深覺有必要藉此提醒大家多元文化這門功課的重要性,也利用柯市長打開的這扇窗,檢視我們的多元文化發展。
多元文化的概念建築在文化的差異,而不是文化的高低、優劣。1970年代後,多元文化主義興起,民主成熟國家逐步將少數民族或族群的文化,透過政策加以保存和宣揚。最早的多元文化主義展現在對原住民族的尊重與保護上,冷戰結束後,全球人口密集移動,各國的門戶大多迎接或接納移動人口,國際移民和移工是無法阻擋的發展,因此各國都會面臨境內的多元文化相處與認識的問題。
在講究文化同化的時代,強勢文化壓迫弱勢文化,後者被逼迫放棄自身的文化而融入主流文化中,文化大熔爐是強勢同化最好的寫照。但是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日益頻繁,加上人權、民主的觀念的強化,大熔爐已經不合時宜,於是有沙拉盤的比喻,因為在沙拉盤裡,不管原料大小、顏色差異,都能夠被清楚看到,這就是多元文化的新境界。
人口的跨界移動,通常都是由推力和拉力交互作用所促成。經濟較發達的核心國,需要相對廉價的勞力填補產業的人力需求,或是核心國可以提供較佳的生活環境,就是這股拉力吸引外籍勞工和移民。相對地,經濟發展較落後的邊陲國地區,因為工作機會欠缺,或是生活環境不佳,產生將人口往外推的力量,因此離鄉背井謀求較佳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台灣對於東南亞而言,是提供較佳機會的核心國,所以我們的新移民和外籍勞工的人數已經大過我們的原住民族,我們越來越習慣在街頭看到非中文、英文的商店招牌,越南餐館也成了熱門的飲食據點,潑水節、齋戒月等文化習俗也提供我們認識多元文化的機會,台灣除了物種多樣性之外,也將以文化多樣性而自豪。
不同的文化接觸可能經過五個步驟,從容忍、尊重、理解、認同、到欣賞,排斥或是歧視不同文化,是連接觸都不願意的最傲慢表現,就像西方人如果聽到臭豆腐掉頭就走,那他們將錯失嚐試這道台灣位十足的小吃的機會。如果他們願意尊重,就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加以介紹臭豆腐的奧妙和美味,理解過後他們樂於嚐試,如果進到認同和欣賞的階段,必定會對這項台灣小吃印象深刻。
任何民族或族群的文化都是生活與智慧的傳承實踐,必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否定別人的文化,只會開啟歧視和仇視的循環。就像我們是東南亞的核心國,我們也同時是西方國家的邊陲,崇洋媚外的心態也還常常出現在台灣社會,例如碰到歐美人士就異常熱情。因此,以尊重多元文化的心態,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也可以藉此培養我們的文化自信心,邁向一個真正的友善、充滿人情味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