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015

台灣為何缺乏治國人才

林嘉誠

二二八紀念日前後,討論二二八文章等較多,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造成台灣人民政治恐懼,包括柯p親身遭遇,不要涉入政治事務,遠離是非之地。可是已經68年,台灣早已總統民選,李登輝丶陳水扁兩位本土國家元首執政20年。為何台灣仍缺乏治國人才,頗値深入反省檢討。

作者觀察參與政治活動三十多年,李丶陳主政期間,承蒙厚重,參與中樞,與國民黨丶民進黨政治人物接觸不少。台灣類似李先生水平的治國人才,鳳毛鱗角,國際觀丶博學多聞丶胸襟開闊,善用人才。陳意志力堅決,衝擊力不低,治理台北市政,出類拔萃。中央政府事務錯綜複雜,陳的施政尚佳,但執政團隊素質不一,打了折扣。除了最高領袖,一流治國人才組成輔佐團隊,不可或缺,尤其中央政府。行政院長丶重要部會首長良否,攸關執政績效。陳主政未能得心應手,行政院長丶重要部會首長表現欠佳,應是主因之一。

行政院長未有部會首長歷練,任職又短,當然成績不佳。重要部會(例如經濟部丶交通部丶教育部丶國防部丶財政部丶已改制的國家發展委員會)預算丶人力約占行政院九成。所屬三級機關丶國營企業丶轉投資子公司丶基金會等財團法人,部會首長如非一流治國人才,行政領導能力丶專業素養丶國際視野丶論述能力丶政治敏銳度等兼具,否則絕對無法勝任。民進黨主政八年期間,極少數上述部會首長,十之八九是非民進黨籍。

沒有一流治國人才,不能只怪陳水扁,國民黨長期執政,加上台灣本來就缺乏治國人才,因此2000-2008年,民進黨政府能夠任用人才有限。以柯P表現,一流地方政府首長,各行各業菁英綽綽有餘。但是比較民主國家,傑出優秀治國人才,仍有一些共同特徴:使命感丶領導力丶豐富歷練丶專業素養丶大學或研究所專攻法律經濟政治等社會科學。當然理工或醫學背景者亦有,但比例不高。地方治理經驗有助未來中央政府執政,但是兩者不能劃為等號。

台灣的特殊歷史背景,包括二二八事件,造成台灣優秀的高中生,甚少攻讀社會科學,缺乏使命感,對於政治的疏離恐懼,一流治國人才的培養,已遜於歐美日本等國家。民主政治發展緩慢,政治對峙藍綠衝突,治國人才無法超越黨派,蔚為國用。以美國為例,治國人才在朝出任重要公職,在野轉任智庫大學,隨時掌握國情,了解政策走向。台灣沒有此種環境,韋伯(M.Weber)所稱政治是一種志業,不僅是職業。台灣的先天不足,後天環境仍然缺乏,治國人才唯有自求多福。

小英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總統大選,已成定局,未來成為總統機會甚濃。小英是一流治國人才,有媒體稱她沒有李強勢,不如陳煽情,欠缺馬當年魅力。其實小英治國能力絕對在馬之上,也不在陳之下。小英最需要的是拔擢治國人才,組成施政團隊,超越黨派,早日籌組影子政府,尤其行政院長及重要部會首長。小英六年多來,已有不少輔佐團隊,但是哪些是一流治國人才,小英一清二楚,有的適合政策或執行幕僚,足夠擔當大任治國人才,屈指可數。

二二八的後遺症之一,缺乏治國人才,但是時間因素已經消失,不成理由。理性思考成因,有計畫的培養,開放胸襟,知人善任,才是邁向執政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