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界木
進入福山植物園之前須經過申請,從管制站到門口還要約8公里。
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53)
亞洲最大的植物園區
福山植物園位於新北市烏來區福山村與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交界處,橫跨新北、宜蘭二縣市,北與阿玉山、南與紅柴山為界,全區為雪山山脈之主要支稜。恰處於雪山支脈環抱而成的盆地中,地形主要分佈在海拔600至1200公尺之間,面積1097.9公頃,是台灣及亞洲最大的植物園區,最佳的生態教室,享譽全台,有口皆碑。其中535.9公頃位於新北市,其餘562位於宜蘭縣,因潮溼多雨氣候,孕育了豐富的天然植被,另原生植物已知有538種,尤其是樹幹長滿著生植物更是原生林的最大特色;複雜的植物相,加上試驗林地東、西兩側分別為粗坑溪及哈盆溪流域的自然地形,成為野生動物最佳棲息環境,每年三、四月份春季,正逢各種動物求偶交配期,為不影響繁殖下一代,園區暫時關閉,謝絕外遊客參觀。
「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整個園區,分為「水源保護區」、「福山植物園」、「哈盆自然保留區」三塊區域,目前僅開放30公頃「福山植物園」園區供遊客參觀而已。 園內遊客限制每天500名(假日600名),每週二封園。福山植物園內,是原水生植物與野生動物的家,我們應尊重青山綠水的主人。
中低海拔木本植物為主
福山植物園整個植物園的林相展現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之美,樟科、殼斗科等原生品種隨處可見。目前開闢的20公頃展示區,有七千多種的植物,幾乎為台灣植物品種的全貌。除了行政中心提供解說服務外,園內規劃了20公里長的自導性步道供遊客暢遊。漫步於極具創意的原木步道(台灣最長的木磚步道),觀賞繁複多采的植物景觀和山光水色,是一種獨特而愜意的經驗。
福山植物園為林業試驗所福山分所試驗林之一部分,園區有系統的蒐集、保存和栽培台灣中低海拔木本植物,以期成為植物的博物館,提供林業研究、教學實習、生態環境教育及保存林木種源之基地。園區展示區之配置,主要按恩格勒(Engler)氏分類的次序,設有裸子植物、離瓣花、合瓣花、杜鵑花、竹等區;又依植物特殊用途,設置特用植物區;另依生態特性設有水生、草本植物區,並保存天然林展示原生林相。
福山植物園具有一般植物園應有的功能,與一般森林遊樂區不同。但是因應社會大眾的遊憩需求,並達到教育推廣的目標,園區開放供限量的民眾參觀。同時,園區內有解說服務與各項設施,以服務參觀民眾及加強辦理解說教育。園區內的設施包括自導式步道、指示牌、木橋、涼亭、林間教室、坐椅等。其中步道大部分路面舖設有碎石,便於訪客步行參觀。
繞區行程:
我對「福山植物園」傾心已久,之所以遲遲未化為實際行動,則是因為福山植物園一直給人一種「侯門深似海」的感覺。幸有八仙中一友,園中有許多門生,在他安排催促下終能圓夢。福山植物園位於烏來與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的交界處,雖然園區大部份位在烏來鄉,然而園區唯一對外的道路是由宜蘭員山鄉進入。若要從烏來進入,只能靠雙腳,得走路途遙遠的哈盆越嶺古道,才能抵達福山植物園。
從宜蘭市至福山植物園不到1小時。先通過福山植物園檢查哨,驗明入園申請,續前行約8公里,抵達「福山植物園自然中心」,先在這裡參觀,認識一下福山植物園的環境及歷史沿革。
福山植物園所在地,是有「台灣亞馬遜」之稱的哈盆溪上游地區,這裡是台北盆地重要的水源地。 哈盆溪穿越植物園區,注入南勢溪,再流經烏來,至龜山,然後匯入新店溪,最後成為淡水河。
在「福山植物園自然中心」後方的草地,遇見了今天的第一個驚喜。兩隻山羌竟然就出現在建築物附近的草地邊緣的樹下覓食,而且毫不畏懼生人。當我趨近拍照時,山羌只輕輕抬頭凝視著我一下子,然後慢慢移動身體,走往它處,繼續低著頭覓食。
見到不速之客:山羌。
觀完自然中心,續開車前行約1.3公里,抵達福山植物園區的正式入口。入口處設有解說站, 有解說員先為遊客介紹園區的環境及注意事項。步道全長約3公里,繞行參觀一圈約1.5至2小時。
進入福山植物園,首先抵達的就是最受遊客青睞的水生植物區。水生植物區主要目的是復育一些稀有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有卵葉水丁香,浮水植物有台灣萍蓬草,挺水植物有水毛花及東亞黑三稜等。尤其是婷立水面,開黃色小花、睡蓮科的台灣萍蓬草最引人注目,這是一種台灣原生稀有的水生植物,四季都黃花綻放,羞答含笑。
水生植物區是最主要的景觀區,設有步道、親水棧道、涼亭等,親水木棧逶迤水畔,可就近觀察水中生態,步道規劃完善,一亭一隅都是自然美景。池面上經常霧氣籠罩,煙雲縹渺,山嵐與水氣交織出如夢似幻的美景,令人陶醉。這池塘原本只是一塊濕地,後來園方引入哈盆溪豐沛的水源,將溼地活化為池塘,以復育各種珍貴的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來到這裡,看見鴛鴦及鷿鷈在池塘裡悠游戲水。鴛鴦、鷿鷈都屬於鳥綱雁形目,遠遠看去,外形及身材極相似,倘若沒有人解說,恐怕會誤把馮京當馬涼,鴛鴦當水鴨。
清澈的池水裡,也有成群悠遊的台灣馬口魚,魚兒彷彿知道自己住在保護區裡,所以並不畏懼遊客。我站在岸邊,用傻瓜相機都可以清楚地捕捉到水中游來游去的魚兒。這裡也是福山植物園內遊客最常攝影取景的地點,荷塘浮葉,波光翠瀲,不少山友都曾在此地拍出一幅幅令人驚艷的佳作,而我終於一償宿願,能親臨一遊。
福山植物園的木棧道。
湖面上紅色的浮水植物「滿江紅」,是候鳥從日本帶來的舶來品。黃色的小花是台灣特有種的萍蓬草,雖然屬於睡蓮科,但
是花比睡蓮小很多,又稱為水蓮花或黃睡蓮,長得相當可愛。
離開水生植物區,沿著園區步道的方向,一一參觀各個植物園區。 園內植物上千種,而我對於植物認識有限,有如劉佬佬進大觀園,沿途看熱鬧的成分居多,不及一一細覽。許多稀奇的植物名稱,都是第一次認識,卻又過目即忘。好友老馬識途、諄諄解說。我總是鴨子聽雷,似懂非懂。這也無所謂,其實走在園區內的步道,本身就是極佳的森林浴,何況沿途還可觀賞到這麼多平時罕見的珍奇植物。步道又寬又平,是最好的益智健行。園內的植物受到良好的照顧,每一株樹都有身分編號,沿途不時可看見植物園的工作人員在各區巡視,看護著這裡的一草一木。這些珍貴特有植物,也是重要的採種母樹,其所生產的種子可用來進行樹種的復育與繁衍。
從水生植物池往右,在一片柳杉林下,種植著較具耐蔭性的低矮植物,就是林下植物區。林間教室提供訪客們休息的地方。在林間教室四周,栽植了一群低矮的地被草本或灌木;這群植物雖然生長在不甚透光的密林中仍長的生氣蓬勃,不時可見形形色色的花朵綻放於枝頭。
「林下植物區」旁的六角木亭,則有台灣葉鼻蝠棲息在這裡。站在亭內抬頭仰望,數十隻台灣葉鼻蝠倒掛橫樑入睡,竟有一、兩隻失眠的蝙蝠睜著眼睛望著我。大概只有在福山植物園才會有這麼奇妙的際遇。
蝙蝠亭,棲息着為數不少的的台灣葉鼻蝠。
到了蕨類區,這是一群不開花並以孢子繁衍後代的維管束植物,因其葉的羽片或裂片形如羊齒植物。這裏展示一百多種台灣原生的蕨類植物。
接的是祼子植物區,胚珠祼露,不為子房所包,故稱祼子植物,區內收集與闊葉樹形相不同的祼子植物,以展現針葉樹特殊風情(如紅檜、雲杉)。
馬上接的是離瓣花區,離瓣花指花瓣與花瓣之間是分離的,花落時花瓣一片片的掉落,離瓣花區栽植展示的植物有:殼斗科如印度栲、刺栲等;樟科如紅楠、香楠、長葉木薑子等,及其他樹種。其中殼斗科和樟科的植物,是台灣暖溫帶闊葉林中分布最多的樹種。在福山的天然林中,也最容易看到這兩類植物。
到了這一區比較熟悉的杜鵑花區,展示區內栽植有烏來杜鵑、金毛杜鵑等,區內目前栽植展示的是台灣原生14種杜鵑花,原生杜鵑通常一年花開一度,唯有金毛杜鵑熱情洋溢,花開四季。
再來就是合瓣花區,栽植展示的樹種大約有:木墀科如白雞油、小實女真等;紫金牛科如山桂花、樹杞等;及其他樹種。常見牽牛花是農型的合瓣花,花瓣與花瓣之間相連,或是花的基部連在一起,花落時整朵落下者皆是。
(左)樹幹跟黃土一樣的黃土樹。(右)附生植物們會設法附在樹幹、樹枝上生存,以爭取更多的陽光。據說一棵樹上最多可以
寄生30種左右的植物,這跟房客住大樓裡有什麼兩樣?
裸子植物區 臺灣華山松。裸子植物最為人知的是杉、松、柏、銀杏、蘇鐵等,一般常以針葉林稱之。
走至「竹區」時,又遇見兩隻獼猴從路旁樹上跳躍而下,準備橫過竹區及哈盆溪,至對岸的「草本植物區」。望見我們擋路,兩隻獼猴牠不慌不忙繞至前方,再迅速越過溪水。
竹區的竹子高、生長快速,位居植物之冠,目前栽植展示的竹類有54種:竹桿黑色的黑竹;竹桿四方,節環生小刺的四方竹;似佛肚、葫蘆狀的葫蘆竹;高約50公分迷你型的岡姬竹;金黃色具綠色條紋的金絲竹;葉大可包粽子的麻竹;竹籜飽滿的桂竹等。
我們走至前方的木橋過溪,接近草原區時,注意到了遠處草原散佈著十幾個灰色石塊,石塊卻會動來動去,仔細一瞧,才驚訝發現原來是一群台灣獼猴在草地玩耍,大約十五、六隻。我們通過草原區時,牠們仍舊自顧玩耍而不理睬我們。這一刻,我們彷彿來到了非洲草原,又是一次美妙的際遇。
草本植物展示區,則栽植展示的是台灣原生的草本植物:「類地毯草」。牠是一種耐踐踏的植物,綠茸茸、整整齊齊似大地的地毯,整個草本植物區就像一片綠色的地毯。
最後到了特用植物區,是指除農藝、園藝及木材利用外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如食用愛玉子、油脂植物的臺灣油茶、染料植物的山藍、工藝材料的山棕等。這些植物種類在台灣大量被使用或在產業上有一席之地,且歸屬於森林植物,而非屬農藝或園藝作物。
哈盆溪是南勢溪的上游支流,流向烏來。
白蔥木白色的小花上,聚集了蝴蝶。
臺灣青莢葉除了能食用、藥用之外,它的花跟果子都是長在嫩葉上的!
「降真香」,為珍貴的精油材料,好可愛的花與果。
一朵神秘的美人花:金花石蒜。
水杉好似落雨松。
我們這趟福山植物園之行, 已算收穫豐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